一种新的无缝线血管吻合技术防止吻合口狭窄的实验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179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8.00
负责人:许硕贵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德鼎,潘思华,年申生,冯睿,纪广玉,章云童,夏琰
关键词:
无缝线血管吻合血管吻合口狭窄可吸收形状记忆聚合物
结项摘要

针线缝合血管,费时且对操作技术要求高,且存在中远期小血管通畅率欠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缝合对血管壁的穿透性损伤和缝线刺激导致内膜增生。无线吻合血管虽简便无创,由于材料所限,目前尚无理想方法。为此,课题组利用自行研制成功的医用可吸收形状记忆材料(发明专利200610023175),设计了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针环无线吻合系统。本课题将建立兔血管吻合动物模型,以传统缝线吻合作对照,通过检测吻合口爆破压和吻合口断裂张力研究其可行性,术后分不同阶段对吻合口狭窄和增生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动脉造影观察其中远期通畅情况,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吻合口内膜增生和内皮化情况,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VEGF、bFGF、c-myc 等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TUNEL法和透射电镜检测其细胞凋亡情况,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同时进行生物相容性研究,为各类血管吻合提供较为理想的无线吻合方法。

项目摘要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微小血管无缝线吻合方法。方法:我们利用自主研发的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建立了一种新的无缝线微小血管吻合方法,分别对兔颈静脉、大鼠腹主动脉吻合进行了动物实验,传统缝线吻合作为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进行了生物力学、影像学、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检测对该吻合方法的安全及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提示:该吻合方法与传统针线缝合相比具有以下优势:吻合操作简单,吻合所需时间少,能明显减少血管血流阻断时间,防止血流阻断时间过长而引起相应的并发症;避免了对血管壁的穿刺性损伤,吻合口术后炎症反应较轻,血管吻合口内皮无异物肉芽肿组织,能减少血管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保证血管的通畅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1
2

环形绕组无刷直流电机负载换向的解析模型

环形绕组无刷直流电机负载换向的解析模型

DOI:
发表时间:2017
3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DOI:10.11817/j.issn.1672-7207.2022.02.023
发表时间:2022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DOI:10.16016/j.1000-5404.201907063
发表时间:2019
5

简化的滤波器查找表与神经网络联合预失真方法

简化的滤波器查找表与神经网络联合预失真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15

许硕贵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无缝线胶粘吻合防止小血管吻合口狭窄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30500494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曲乐丰
学科分类:H02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可降解锌合金的无缝线血管吻合技术防止吻合口狭窄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8157188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许硕贵
学科分类:H1701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因枪转染共表达质粒pcDNA3 FasL/VEGF防治血管吻合口再狭窄

批准号:30170926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曲乐丰
学科分类:H02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超声防止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30040030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黄晶
学科分类:H2703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