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的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转化——尖锐湿疣免疫逃逸的新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266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3.00
负责人:曹育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赵捷,严小枫,张勇,邹耘,江文,江文,刘颜颜,李博,黄胤,蔡在胜
关键词:
巨噬细胞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树突状细胞免疫抑制
结项摘要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免疫逃逸是尖锐湿疣(CA)患者治疗后复发的根本原因。迄今为止,其逃逸的机制仍不清楚。我们前期研究证实调节性T细胞(Treg)在CA疣体内聚集而介导免疫抑制;同时在疣体内还伴有众多的树突状细胞(DC)和巨噬细胞(Mφ)。尽管DC和Mφ在清除病原体过程中发挥正向免疫应答作用,但文献提示Treg可塑造它们成为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亚细胞类群。基于此,在本项目中我们提出假设:受尖锐湿疣局部微环境的影响,DC和Mφ从正常抗病毒状态转化为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类群,从而促进HPV感染的免疫逃逸;Treg可以诱导DC和Mφ向免疫抑制方向发展。本课题以DC和Mφ为重点,对CA微环境中DC和Mφ分布、免疫表型、功能演变等过程展开深入研究,并探讨它们与Treg的相互影响,从新的角度阐述CA免疫抑制的机制,有望为防治CA的复发提供新的临床治疗策略。

项目摘要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免疫逃逸新途径:微颗粒介导的HPV感染巨噬细胞。方法:1. 从尖锐湿疣组织(CA)中提取的微颗粒和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的巨噬细胞共培养,收集培养后的巨噬细胞并提取上清液中的微颗粒,上清液中提取的微颗粒再与新分离的巨噬细胞共培养,如此进行四次共培养,通过RT-PCR的方法检测每次共培养的巨噬细胞基因组中是否存在HPV-DNA;2.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与微颗粒共培养的巨噬细胞是否被染成棕黄色;3.电镜观察:与微颗粒共培养后的巨噬细胞其核内是否含有HPV病毒颗粒;4.双光子荧光显微镜观察:与微颗粒共培养后,巨噬细胞可否吞噬尖锐湿疣组织来源的微颗粒及微颗粒中是否含有HPV病毒颗粒,巨噬细胞吞噬微颗粒后是否与溶酶体结合。结果:1. RT-PCR方法检测结果:每次(共四次)巨噬细胞与微颗粒共培养后,其基因组中HPV6/11-DNA表达均为阳性。2.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与微颗粒共培养的巨噬细胞中HPV染色呈棕黄色阳性反应。3. 电子显微镜观察:与微颗粒共培养的巨噬细胞其核中存在HPV病毒颗粒。4. 双光子荧光显微镜观察:经荧光染色后,绿色的巨噬细胞中含有红色的微颗粒,红色的微颗粒中则含有绿色荧光染色的HPV;巨噬细胞中红色溶酶体与绿色微颗粒未见结合。结论:1. HPV可通过微颗粒的方式感染巨噬细胞。2.巨噬细胞感染HPV后还能产生并释放新的含HPV的微颗粒。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2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DOI:
发表时间:2016
4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5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6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肺脏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发育分化及功能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批准号:9164220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吴励
学科分类:H1101
资助金额:2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2

微颗粒介导HPV感染巨噬细胞的研究—尖锐湿疣复发与免疫逃逸的新途径

批准号:8147200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曹育春
学科分类:H210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生物被膜在沙门菌逃逸肠黏膜树突状细胞免疫监视中的作用和机制

批准号:3160011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阴银燕
学科分类:C01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Der p1/IgG融合蛋白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调节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27105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许庚
学科分类:H1401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