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源微生物对食源性有害物质的降解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60028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曾献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玲,葛风伟,朱艳蕾,蒋刚强,赵法,李永洁
关键词:
微生物降解骆驼苯并(a)芘杂环胺
结项摘要

新疆特色食品加工多以烧烤为主,加工过程中易产生苯并(a)芘和杂环胺等有害物质,其具有致癌、致突变作用。虽然来自环境中一些微生物可有效降解苯并(a)芘和杂环胺,但不能安全用于降解食品中有害物质。骆驼作为新疆典型荒漠动物,可采食多种有毒植物而不会中毒。前期实验证实瘤胃微生物可降解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等多种植物毒素;并且骆驼瘤胃和肠道微生物能够降解和利用吲哚。为了解骆驼源微生物对食物有害物的降解,进一步拓展骆驼消化道微生物的功能和应用范围,本项目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实验方法,拟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研究来源于骆驼瘤胃及后段肠道中可降解食源性有害物苯并(a)芘和杂环胺的微生物类群、微生物群体降解作用,确定主要降解部位;获得可培养高效降解菌株,确定单菌及混合菌的降解条件和能力,初步探究其降解机制,以期获得可安全用于食源性有害物质的降解菌。希望研究成果能为增强食品安全提供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通过四年的研究周期,对骆驼瘤胃和肠道微生物降解苯并(a)芘和杂环胺开展了详细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骆驼瘤胃、肠道内容物在苯并(a)芘和杂环胺胁迫培养过程中,菌群结构组成的变化、优势菌群演变规律及主要降解部位的确定。实验结果显示瘤胃、肠道微生物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组成。瘤胃降解苯并(a)芘的优势菌群是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肠道降解苯并(a)芘的菌群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瘤胃、肠道降解吡啶的优势菌群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降解喹啉的优势菌群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降解吲哚的优势菌群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实验从第五代胁迫培养物中分离、纯化和鉴定获得107株可培养微生物,其中降解苯并(a)芘37株;降解吡啶的22株;降解喹啉的17株;降解吲哚的31株。通过高效液相和气质联用色谱法检测各株菌的降解能力,筛选到20株高效降解菌株。主要降解苯并(a)芘的菌株归属为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最高降解率达到70.83%;主要降解吡啶的菌株归属为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 sp.),最高降解率是100%;主要降解喹啉、吲哚的菌株归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最高降解率分别是66.79%和72.65%。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筛选最佳降解条件,结果显示接种量和培养温度是影响降解条件的主要因素,碳源的添加反而影响了降解菌的降解能力。降解机制研究过程发现高效混合菌株降解率低于纯培养物降解率,因此没有再开展进一步的研究。电镜扫描降解过程菌体变化,发现菌体表面逐渐变得皱褶、粗糙,提示可能菌体表面可以吸附一些受试物,减少了培养液中残留量。本项目揭示了骆驼消化道微生物对苯并(a)芘和杂环化合物降解菌群的组成变化和优势菌群的演变规律;确定了肠道是主要降解部位;筛选获得高效降解菌株,了解降解能力和条件;初步探索降解机制。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增强食品安全提供依据,为动物消化道微生物相关研究提供研究方法和基础,为动物源微生物的有效应用提供资源。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2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3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DOI:10.3760/cma.j.cn371439-20200423-00009
发表时间:2021
4

硫化矿微生物浸矿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硫化矿微生物浸矿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5

果蔬汁饮料中花色苷与维生素C 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果蔬汁饮料中花色苷与维生素C 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DOI: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11130-373
发表时间:2022

曾献春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骆驼瘤胃微生物对新疆三种荒漠植物毒素的降解研究

批准号:30860007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安登第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微生物对毒死蜱降解机理研究

批准号:3117011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闫艳春
学科分类:C0106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磁性树脂深度处理去除城市污水中难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的技术原理

批准号:5143800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爱民
学科分类:E10
资助金额:35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海洋石油降解微生物及其降解基因的研究

批准号:30670051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邵宗泽
学科分类:C01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