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古方天灸药物白芥子散治疗儿童哮喘,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操作简便,治疗无痛苦等优势。近几十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实践表明白芥子是天灸药物的主要成分,通过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可极大提高临床疗效。目前诸多医家对天灸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源自白芥子散的院内制剂或自备制剂的药物基础上进行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但对白芥子散具体药物配比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课题组拟以白芥子散最常见的配伍比重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种不同配伍比重的白芥子散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哮喘大鼠气道及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绝对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白介素4信使RNA(IL-4 mRNA),γ干扰素信使RNA(IFN-γmRNA)的表达,探讨白芥子散防治儿童哮喘的气道炎症的抑制机制和免疫调节机制,确定白芥子散药物的最佳配比,为临床推广运用冬病夏治天灸疗法提供数字依据。
运用古方天灸药物白芥子散治疗儿童哮喘,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实践表明白芥子是天灸药物的主要成分,通过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可提高临床疗效。本课题以白芥子散最常见的配伍比重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种不同配伍比重的白芥子散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检测IL-4、γ-IFN的变化,观察哮喘大鼠气道及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探讨白芥子散防治致敏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和免疫调节机制,确定白芥子散药物的最佳配比,为临床推广运用冬病夏治天灸疗法提供数字依据。 . 研究方法为将80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8组:5:1:1:1配比组(A组)、4:1:1:1配比组(B组)、3:1:1:1配比组(C组)、布 地 奈 德 组(D组)、布地奈德治疗组(D组)、布地奈德加贴敷治疗组(E组)、哮喘模型组(F组)、生理盐水组(G组)、空白对照组(H组)。除空白对照组之外,将其他7组受试动物用卵白蛋白和氢氧化铝混合液每隔7日进行2次致敏,2周后雾化吸入卵清白蛋白诱发哮喘,并同时对除F组之外的其他受试组采取中医穴位贴敷、西药雾化吸入、穴位贴敷加西药雾化吸入等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受试大鼠对不同治疗方法的实验反应。实验第25天结束,麻醉下取受试动物静脉血,分离血清,通过ELISA法检测IL-4、γ-IFN、IL-2、EOS、MBP、IgA、IgE的变化,并分离肺组织和胸腺,观察其影响。结果显示:①哮喘模型组(F组)与空白对照组(H组)相比,血清IL-2、EOS、MBP、IgE的值有显著改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合实验过程中受试大鼠出现的表现,说本次实验哮喘造模成功。②3个中药贴敷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检测数值有改变,其中3:1:1:1配比组(C组)与F组相比,多项数值,IL-2、EOS、MBP的值有极显著变化 ,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③D组、E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检测数值无统计学意义。④G组与F组相比,多项数值有显著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研究项目提示哮喘造模成功,可操作性强,可为实验研究提供新的造模方法。不同配比天灸药物白芥子散,尤其是C组对哮喘大鼠的IL-2、EOS、MBP、IgE有显著改变,表明中药贴敷对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因而对哮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瞬态波位移场计算方法在相控阵声场模拟中的实验验证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学术型创业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基于全基因表达谱揭示天灸药物白芥子散对哮喘大鼠免疫稳态重建的分子机制研究
A20和Pyrin重组蛋白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ERK1/2通路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气道炎症的调控及针刺干预的分子机制
从TLR-NF-κB通路研究平喘方和拆方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