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s在褐飞虱对水稻抗性适应性中的作用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50165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闸雯俊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游艾青,周雷,李三和,刘凯,王芳芳,戴凤美
关键词:
飞虱抗虫植物昆虫适应进化
结项摘要

MicroRNAs (miRNAs) are small, non-coding 21–25 nt RNA molecules tha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gene expression and development in insects.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ies, expression pattern and function analysis are important approaches to discover key small RNAs in insects. In this study, to characterize new small RNAs in brown planthopper(Nilaparvata lugens Stål)and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MicroRNAs in brown planthopper to adatablity of BPH on rice resistance, we will identify small RNAs of two virulent N. lugens populations(Biotype I survives on susceptive rice variety TN1 and Biotype Y survives on resistant rice variety YHY15) using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hen we explored the possibility of utilizing synthetic inhibitor and mimic of miRNAs by oral feeding and microinjection to reveal the role of MicroRNAs in brown planthopper to adatablity of BPH on rice resistance. Finally, microRNAs will be used to develop artificial microRNAs constructs for transforming rice. The exploration will make a base for study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rice and brown planthopper and breeding new BPH-resistant rice germplasm.

MicroRNAs (miRNAs)是非编码21-25 nt的小分子RNAs,在调控昆虫的基因表达和生长发育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表达模式和功能分析是研究昆虫小RNAs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项目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生长于感虫水稻品种TN1和抗虫水稻品种YHY15(带有抗性基因Bph15)上两个褐飞虱群体生物型I和Y群体的小分子RNAs进行测序分析,鉴定出褐飞虱新的miRNAs,揭示miRNA在褐飞虱对水稻抗性适应性方面的贡献功能。然后对褐飞虱进行人工喂食和显微注射miRNA mimic、miRNA inhibitor, 验证miRNA在褐飞虱对水稻抗性适应性方面的作用。最后构建水稻人工miRNA(amiRNA)载体,获得amiRNA转基因水稻植株,研究褐飞虱取食amiRNA转基因植株的效果。研究结果将为解析水稻与褐飞虱互作的分子机理,培育抗褐飞虱水稻新种质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MicroRNAs (miRNAs)是非编码21-25 nt的小分子RNAs,在调控昆虫的基因表达和生长发育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表达模式和功能分析是研究昆虫小RNAs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项目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生长于感虫水稻品种TN1和抗虫水稻品种YHY15(带有抗性基因Bph15)上两个褐飞虱群体生物型I和Y群体的小分子RNAs进行测序分析,鉴定出褐飞虱新的miRNAs,揭示miRNA在褐飞虱对水稻抗性适应性方面的贡献功能。然后对褐飞虱进行人工喂食和显微注射miRNA mimic、miRNA inhibitor, 验证miRNA在褐飞虱对水稻抗性适应性方面的作用。最后构建水稻人工miRNA(amiRNA)载体,获得amiRNA转基因水稻植株,研究褐飞虱取食amiRNA转基因植株的效果。研究结果将为解析水稻与褐飞虱互作的分子机理,培育抗褐飞虱水稻新种质奠定基础。.本研究项目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生长于感虫水稻品种 TN1 和抗虫水稻品种 YHY15(带有抗性基因 Bph15)上两个褐飞虱群体生物型 I 和 Y 群体的小分子RNAs 进行测序分析,两个文库分别得到 15,758,632 和 11,442,592 个 reads,3,144,026 和 2,550,049 特异基因。发现 41 条新的 miRNAs 和 26 条差异表达的miRNAs,其中差异表达的 miRNAs 在 TN1 文库中全部上调。随后设计特异性 amiR-143-3p 并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其在水稻体内高效表达,从而获得 amiR-143-3p基因工程水稻。发现褐飞虱取食完amiR-143-3p转基因水稻后,褐飞虱体内miR-143-3p的靶标基因的表达量下调。为阐明褐飞虱 miRNA 的作用机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探索利用 amiRNA 技术培育抗虫水稻。.随着褐飞虱miRNAs被发现,以及对褐飞虱miRNAs生物学功能及其自身代谢途径等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将会使我们对褐飞虱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理解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也使得通过调控特定miRNAs的表达充分利用天敌,只针对褐飞虱发展新一代高效安全的害虫防治新技术成为可能。.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2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3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DOI:
发表时间:
4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1
5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闸雯俊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线粒体自噬在褐飞虱适应抗性水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3167202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郝培应
学科分类:C1402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茉莉酸信号途径负调控因子JAZ在水稻对褐飞虱抗性反应中的功能研究

批准号:3170139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李昌焱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水稻产量QTL热点区间和褐飞虱抗性基因快速聚合

批准号:30871512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游艾青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水稻褐飞虱抗性调控因子bs1的分离及功能研究

批准号:3180175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汪芳
学科分类:C140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