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状况的科学度量、数量化分析与评估是健康评价从疾病管理转变为健康管理的先决条件。本研究的主要目标:一是建立健康测量的概念框架;二是提出健康数据评价的相关方法。根据健康的概念和健康管理的目标、策略、方法,基于我国健康管理与健康评价的需求,采用信息模型的方法,给出健康测量指标的摘要性的封闭结构(如域、维度与子维度或实体、子实体),用于表示健康测量理论上或理想的健康指标的类别和定位。研究内容包括个体健康测量的概念框架、群体健康测量的概念框架与健康数据评价的相关方法,健康信息的来源、评价工具设计与信度、效度分析、数据模型及健康测量基本数据集、数据集和指标的元数据、健康数据的潜变量分析、健康评价多变量数据的降维与可视化分析等。由于概念框架具有高度稳定性和概括性,是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不同专业领域健康指标的研究和应用基本参照。
研究目的:(1)建立健康管理指标的概念框架,(2)研究健康管理数据评价的相关方法。主要研究结果:(1)建立主观测量概念框架,用潜变量表示包括:整体健康、躯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适应性、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素养6个维度。见附件一;(2)客观测量概念框架,包括标识信息和健康信息2个子维度,见附录二;(3)群体健康测量的概念框架,该框架的五个域,见附录三;(3)生活方式问卷设计概念框架,包括吸烟、饮酒、饮食、饮水、体力活动、生活起居、睡眠、体育锻炼、危险因素暴露,见附件4;(4)个体健康评价,主观测量(量表)共10个维度(一般情况、体格、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个人/家族史、精神压力、社会支持、健康素养、自报健康、职场健康),客观检查共13项(全血细胞、尿液分析、乙肝五项、肝功七项、血脂四项、血糖、血尿酸、肾功两项、肿瘤筛查、心电图、腹部B超、胸部X线正位片、红外线乳腺检查(女性));(5)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的潜变量分析,生活方式相关危险因素及健康状况分类采用潜在类别模型,通过拟合DIHOPIT模型确定社会经济状况分类的截断点;(6)群体健康评价,采用EQ-5D VAS计分,除了贫血,所有选定的慢性疾病VAS评分为负分。前三个疾病是脑血管疾病,癌症和精神疾病。年龄增加,被发现的慢性疾病个数和身体活动频数对VAS计分有梯度效应,进行了咀嚼烟草与口腔癌的风险评估系统分析;(7)基于循证医学(预防指南及文献系统综述)建立了冠心病、脑卒中、胃癌、肺癌、乳腺癌5个专病的问卷和医学检查项目,见附件五~附件九;(8)数字化健康管理基本数据元,包括肿瘤姑息治疗电子病历、肿瘤患者社区管理电子健康档案及健康体检报告首页设计,见附件十。创新点: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well-being,由于well-being是个人主观感觉,很难统一测量标准。本研究把well-being视为无法精确测量的潜变量维度,所有显变量的测量(如EQ-5D、SF-36、HPLP-CE、WHOQOL-100等)都能映射到本研究提出的概念框架的维度或子维度,健康数据通过潜变量的降维处理及结构方程表示,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健康可测量、可量化、可比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健康促进行为与健康保护行为的测量及评价研究
劳动力人群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干预效果的效用测量与多维度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统计模型的人群健康大数据修匀与健康评价研究
健康测量的方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