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是2008年首先在神经神经胶质瘤中发现的基因异常,我们前期发现急性髓系白血病中也存在相同的IDH1突变。本项目对IDH1突变在急性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以下研究:①明确急性白血病中IDH1突变的发生率,阐明IDH1突变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和预后特点;②将突变的IDH1转导到32D细胞中,在体外研究IDH1突变对造血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的作用;③将突变的IDH1转导到小鼠骨髓细胞,移植给小鼠,观察白血病的发生情况。在体内研究IDH1突变在小鼠体内对白血病发生的作用;④我们已经构建了iASPP转基因鼠,iASPP转基因鼠急性白血病的发生率增高。将突变的IDH1转导iASPP转基因鼠的骨髓细胞,移植给小鼠。观察IDH1突变是否会增加iASPP转基因小鼠白血病的发生率,缩短小鼠白血病发生的潜伏期。研究IDH1突变与其他基因异常协同在小鼠体内促进白血病发生的作用
对410例初治成人AML患者进行了IDH1突变的检测,发现IDH1R132密码子突变率为5.85%(24/410)。突变类型以R132H和R132G为主。正常核型患者IDH1中突变患者的诱导完全缓解率低于野生型患者(P=0.002),因此我们认为IDH1突变的正常核型AML患者的治疗反应较差。研究中,我们在国内外率先发现一例纯合子IDH1突变体。尤其重要的是,我们在国内外率先发现IDH1R132突变可发生于M2b和M3两种AML亚型,IDH1突变在M2b中的突变率达到11%(4/36)。由于M2b型白血病具有特征性AML1-ETO融合基因,提示IDH1突变可能与AML1-ETO协同导致白血病的发生。在后面的动物实验中,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本次研究中,我们对89例ALL研究发现,ALL也可以出现IDH1突变,其发生率为4.49%(4/89)。.我们使用32D细胞作为研究模型在细胞水平分别研究了IDH1突变对增殖、凋亡和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在IL-3存在的条件下,IDH1突变通过下调p-ERK及p-P38抑制32D细胞的增殖。撤除IL-3可以诱导32D细胞的凋亡,IDH1突变可以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了32D细胞撤除生长因子IL-3所诱导的凋亡。最后,我们使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研究IDH1突变对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发现IDH1突变抑制了32D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以MCSV病毒作为载体,我们将IDH1R132H和AML1-ETO转染小鼠骨髓细胞并回输至致死剂量照射小鼠体内,藉此,我们研究了IDH1突变在小鼠体内的致白血病作用。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小鼠并没有发生白血病,我们的研究认为单一的IDH1并不能导致白血病的发生。在前面的临床研究中,我们发现IDH1可以发生于带有AML1-ETO融合基因的AML-M2b型白血病,提示二者可以协同导致白血病的发生。因此,我们进一步将IDH1R132H与AML1-ETO融合基因共同转染小鼠骨髓细胞,发现IDH1R132H可以与AML1-ETO协同在小鼠体内促进白血病的发生。.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3篇,总影响因子6.2分,其余为中文核心期刊。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IDH1突变在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PIK3CD及其突变在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PAX5基因突变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致病机理
PHF6基因突变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