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临床上常见的顽固性疼痛,癌痛严重破坏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实践表明针刺能有效缓解癌痛。以往由于缺乏合适的实验模型,阻碍了对癌痛及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在率先制成新的大鼠癌痛模型上,从脊髓神经递质和胶质细胞可塑性变化的新角度,在整体、细胞、神经递质各层次系统研究针刺缓解癌痛的机制,为提高针刺疗效提供新思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基于Orexin调控的前额皮层谷氨酸能系统在针刺缓解慢性痛奖赏效应中的作用
电针缓解慢性炎性肠病内脏痛及继发躯体痛敏的机制研究
辅助T细胞分化调节在针刺治疗神经病理痛中的机制研究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OrexinA及其受体OX1R通过大麻素受体1参与针刺缓解内脏痛敏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