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拟对含有和缺乏mtDNA(ρ0)的肿瘤细胞单独或联合施加乏氧和辐射处理因素,检测乏氧和辐射条件下产生的ROS,以及线粒体膜电势(MMP)和通透性改变孔道(mtPTP)等的改变,并利用蛋白印记、免疫共沉淀等技术方法研究线粒体与核内的重要基因和蛋白,如HIF-1α、PGC-1α、NRF-1、APE-1、mtRNAP和mtTFA等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探讨乏氧/辐射下线粒体及核遗传物质和蛋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机制,以此来阐述线粒体和细胞核间交互作用的协同致癌理论。此外,本研究还将进一步探讨肿瘤细胞中的线粒体在感受低氧后通过对核蛋白信号的影响产生乏氧放射抵抗,进而造成肿瘤局部未控和复发的机制,初步勾画出较为可靠的信号传导和作用机制图。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毒物对细胞线粒体和核交互作用的影响
线粒体基因组单倍型影响疾病发生的核-线粒体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微波辐照后鼠脑线粒体基因组与核基因组协同表达的研究
自噬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对胶质瘤起始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