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快速发展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该阶段所取得的发展成果是前所未有的,但遇到的资源环境挑战也同样是前所未有的,其中能源和碳排放问题尤为突出。目前对节能减排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对家庭消费领域却重视不足。然而发达国家的实践过程表明,城市化进程中家庭将逐渐成为能源消费的重要增长点,节能减排重点也将向家庭消费领域倾斜。因此,研究城市化对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可以为中国家庭节能减排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项目拟从能源产品和要素需求理论视角,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生活和生产方式变化对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生活方式分析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法,计量中国城市化发展对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不同城市化水平地区的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差异进行比较;进而提出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家庭节能减排的途径和机制。
中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能源和碳排放约束不断增强。目前对节能减排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以工业部门为主的生产领域,对家庭消费领域重视不足。然而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家庭将逐渐取代工业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部门。本项目围绕城市化对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机理、中国城市化对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发达国家经验以及对中国的启示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剖析了城市化对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机理。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中生活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会对家庭的直接与间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充足的能源消费是保障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碳排放量的多寡也会影响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及模式。(2)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变化特征。家庭直接以及间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及人均量不断增长,直接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间接能源需求不断向多样化需求转变,而且城乡和区域差异非常显著。(3)计量了中国城市化对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效应。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对家庭直接以及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总量及人均量均存在正向影响,而且对直接的影响更为显著;面板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对各个省的家庭直接与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均存在正向影响,但不同区域的影响效应又有所差异。(4)比较了中国城乡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差异,发现城镇家庭的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总量均高于农村,主要原因在于城镇的消费水平高于农村。(5)归纳了城市化后期国家的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特征并与中国进行比较,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目前人均直接能源和CO2排放量低、结构落后、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量所占比重低,未来必将面临家庭能源消费和CO2排放总量增长及结构优化的压力。(6)探索了家庭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减少途径,并尝试构建中国家庭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已发表和录用期刊论文12篇,其中SCI 1篇、EI 1篇、核心9篇、普通1篇;其中11篇为第1作者,1篇为第2作者。还有1篇英文论文已投稿SCI期刊,正在审稿中。著作《城市化对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已完成初稿,正在校对完善,近期将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已签署合同)。培养了3名硕士研究生。参加并做报告的国际和国内会议3人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植被碳汇空间格局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研究
消费型碳排放核算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研究
居民消费行为对节能及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
异质性视角下居民家庭消费的碳排放机理及其低碳导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