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碳类材料因其储锂容量大,循环性能好而成为非常有竞争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这种材料的一个很大缺点是初次循环效率非常低,一般在60%-70%间,消耗了大量的锂离子,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增加了电池的制造成本.本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硬碳材料的表面包覆具有对Li2O具有可逆分解能力且具有很高储锂容量的电化学纳米活性材料和在硬碳材料的纳米微孔中预先储锂,将硬碳类负极材料的初次循环效率提高到与石墨类负极材料的初次循环效率相当或更高的水平,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本研究还将对储存在纳米微孔中的锂的结构,物性及形成机理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新疆煤基多孔硬碳/锡复合纤维负极材料的设计、构筑及储钠性能研究
利用联合循环提高核能发电效率的研究
硬炭储钠机制研究及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的设计与优化
细菌纤维素为前驱体调控硬碳负极材料的特定孔结构及其储钠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