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黄散抑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60446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6.00
负责人:徐又先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柳州市人民医院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袁林,明芳,陈广莉,盛正和,陈艳青,戴如星,庞芹,孙晶雪,杨俊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中药免疫逃逸
结项摘要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目前90%以上的CIN有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始动因素。课题组在中药二黄散对HPV相关的宫颈病变有显著疗效、动物实验对宫颈局部免疫分子有显著作用的初期研究及体外试验雄黄单体抑制宫颈癌胞免疫逃逸分子RCAS1mRNA及HPV16E6、E7表达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该制剂对抑制HPV 免疫逃逸的机制。拟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 从功能、形态上阐明该制剂对宫颈粘膜中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能力的调节作用;2) 合成HPV肿瘤相关蛋白E6/E7重叠多肽,通过ELispot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T细胞在多肽刺激下主要的免疫调节因子INF-γ, 了解该制剂对T细胞特异性免疫的协调作用,寻找E6/E7蛋白参与免疫耐受的亚结构,为该制剂防治宫颈HPV持续感染、预防宫颈癌变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目前90%以上的CIN有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始动因素。本研究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观察了二黄散对抑制HPV 免疫逃逸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二黄散能二黄散能逆转宫颈上皮内瘤变,并能有效清除HPV感染,同时能明显改善伴有HPV感染的CINⅠ患者宫颈局部免疫微环境。其治疗机制为:通过调节Th1/Th2的免疫平衡,增强CD4+细胞、巨噬细胞功能,上调T-bet免疫蛋白、IFN-γ、NO等细胞因子水平。HPVl6感染时,HLA-A蛋白缺失与其状态存在一定关系。二黄散可抑制HeLa及SiHa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诱导凋亡。我们成功合成HPV肿瘤相关蛋白E6/E7重叠多肽,发现二黄散与E7蛋白分子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可增加HPV16重叠多肽中E7-5(43-57)免疫原性。在此基础上,在小鼠模型中,二黄散可诱导单核细胞(DCs前体细胞)定向分化为功能性(成熟) 树突状细胞(DCs),二黄散诱生的DCs具有明显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且随DCs细胞数量的增加而作用增强。同时二黄散还增强DCs细胞水平的IL-12和IFN-γ分泌水平以及抗原提呈能力,以及DCs的淋巴浸润程度。这些研究结果提示,二黄散能改善HPV感染部位的免疫微环境,增强与HPV病毒E7蛋白分子的结合能力,HPV16特定多肽[E7/5(43-57)]免疫原性,增强DCs抗原提呈能力及功能,从而达到抑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免疫逃逸,阻断宫颈病变及癌变的发生发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2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3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4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5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徐又先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性感染及转归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3006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马丁
学科分类:H2108
资助金额:27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基于纳米抗体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

批准号:8176038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任艳
学科分类:H2606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PD-1/PD-L1抑制途径诱导人乳头瘤病毒16型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研究

批准号:81302538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杨雯
学科分类:H110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肺癌发生的分子流行病学机制研究

批准号:8127314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于燕
学科分类:H3010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