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天然气渗漏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的自然现象,深水区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是水合物产出的合适场所。冷泉碳酸盐岩特别负的δ13C比值被认为是渗漏系统细菌活动消耗甲烷形成的产物。但对有多少甲烷被细菌氧化沉淀冷泉碳酸盐岩、细菌能否石化保存、石化细菌特征等认识并不深入。我国南海已有证据显示存在天然气水合物,但至今在水合物有利区没有冷泉碳酸盐岩发育的确切证据。本项目拟运用微观观测、岩矿及地球化学测定、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已获得的美国墨西哥湾水合物富集区天然气渗漏系统海底冷泉碳酸盐岩开展石化细菌特征、岩矿及地球化学特征、细菌消耗渗漏甲烷沉淀冷泉碳酸盐岩的定量模型进行研究,深入认识渗漏系统微生物消耗甲烷的动力学过程,并获得水合物产出的指示标志。同时开展南海水合物有利区东沙附近海底碳酸盐岩的研究,确定冷泉碳酸盐岩在水合物有利区的发育,加深对我国南海水合物发育特征的认识。我们已进行的初步研究结果证实是可行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新发现的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结核的成岩环境与天然气渗漏演变研究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与海底滑坡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来自Storegga滑坡区冷泉碳酸盐岩的证据
冷泉碳酸盐岩中硫酸盐(CAS)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甲烷渗漏活动的示踪
冷泉生物"生命效应"的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对沉积特征的改造:贻贝和管状蠕虫环境沉淀的冷泉碳酸盐岩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