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古代晚期全球性的代表温暖气候的碳酸盐岩直接覆盖在Marinoan冰期沉积(南沱组)之上,故称盖帽碳酸盐岩,它的出现代表着全球性冰期的终结。因此,其成因可能是揭示"雪球地球"终结机制的钥匙。但目前对盖帽碳酸盐岩的成因有很大的争论。本申请项目拟通过对湖北三峡和贵州遵义地区陡山沱组底部盖帽碳酸盐岩的沉积岩石学研究,尤其是具有成因意义的特殊沉积组构(如帐篷状构造),与现代冷泉碳酸盐岩进行对比研究,探讨盖帽碳酸盐岩的成因;在剖面上开展精细的自生沉积碳酸盐矿物的地球化学示踪研究,探讨冰期结束时古海洋环境演变;研究盖帽碳酸盐岩中保存的微生物作用所产生的极负的碳同位素、特殊的生物标志物,及盖帽碳酸盐岩极负δ13C值产生的机制,检验盖帽碳酸盐岩沉积时是否存在基于大量渗漏甲烷氧化的微生物活动;研究产于南沱组冰碛层上部的丘状碳酸盐岩的C、S、Sr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为确定冰期海水的地球化学特征提供信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基于可拓学倾斜软岩巷道支护效果评价方法
2017年冬季斯科舍海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变动研究
胶东西北部北截岩体岩石成因: 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与Sr-Nd-Pb同位素制约
华南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盖帽白云岩成因及成岩演化研究
华南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岩中席状裂隙构造的区域差异性研究:对大规模冰川均衡调整的记录
华南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碳酸盐岩的还原成岩作用对古地磁信号的影响
华南南沱组-陡山沱组界线附近高分辨磁性地层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