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沥青混凝土轨下基础结构行为与设计指标体系

基本信息
批准号:5097822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4.00
负责人:邱延峻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罗强,艾长发,孙波成,方明镜,阳恩慧,章天杨,刘晋南
关键词:
高速铁路沥青混凝土结构行为轨下基础设计指标
结项摘要

轨下基础位于轨道结构与路基之间,直接承受、传递并分散由轨道传来之列车荷载,其性能直接影响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行车舒适与使用寿命。我国高速铁路广泛采用无砟轨道结构,轨下基础多为水泥混凝土刚性板,其噪音和振动问题难以解决。沥青混凝土轨下基础具有噪音低、减振好、维护易、开裂少等优点,该结构在德美日澳等国已有采纳,而我国仅在京津城际和武广客专等线路的部分站场进行了少量试验性应用,但缺乏基础研究和理论指导,严重制约其在线路上的应用和推广。本项目应用动力分析方法,针对设计时速、轨道类型和基床条件等关键因素,系统进行沥青混凝土轨下基础结构行为研究;通过室内大型动态模型试验,并结合已有现场实测资料,提出沥青混凝土轨下基础关键力学指标;根据路轨一体化原则和累积疲劳损伤方法,研究基于层状体系理论的沥青混凝土轨下基础设计方法,构建其设计指标体系。本项目研究成果可作为高速铁路沥青混凝土轨下基础设计的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轨下基础结构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铁路系统的运营安全、行车的舒适性和结构的整体使用寿命。在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铁路结构的同时,探索新型的轨下基础结构显得尤为重要,沥青混凝土具有防水性好、承载能力强以及减震降噪等独有优点,被逐渐应用于铁路轨下基础结构。本课题针对铁路沥青混凝土轨下基础结构,采用系统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室内材料试验以及室内动力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铁路沥青混凝土的材料优化设计、结构动力学响应规律分析以及结构疲劳损伤的理论分析等,并结合现场实测资料,对比分析,最终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轨下基础的关键性力学响应规律,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轨下基础结构设计方法及其设计指标体系。本项目研究成果可以推动沥青混凝土在高速铁路轨下基础结构中的应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4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5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8360.2019.08.011
发表时间:2019

邱延峻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沥青混凝土面层式基床轨下基础疲劳损伤机理研究

批准号:5130847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阳恩慧
学科分类:E080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风雨作用下高速铁路车-轨-桥时变系统横向稳定性基础理论研究

批准号:U153420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何旭辉
学科分类:E0810
资助金额:25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3

高速铁路钢轨轨底伤损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基础研究

批准号:5126504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卢超
学科分类:E0511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强地震作用下混凝土结构逐步倒塌性能分析与设计

批准号:90915005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何政
学科分类:E0810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