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芦(Veratrum Linn.)为百合科(Liliaceae)藜芦属植物,大毒,民间用作抗肿瘤药物,目前国内外对其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不足。本课题组在前期物质基础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藜芦中甾体生物碱类成分的HPLC-ESI-MSn快速分析方法。本课题拟采用此方法跟踪指导化合物的分离,从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的3种藜芦属植物中分离纯化结构新颖的甾体生物碱类单体成分。利用波谱和化学法确定它们的结构,并针对单体成分的结构特点进行初步的结构改造获得衍生物。通过体内外活性研究和构效关系分析,优选出1至2个结构新颖、活性强、选择性好、毒性较低的先导物,为创制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奠定基础。本课题是立足本组的工作,从我国植物资源中系统地研究毒性中药藜芦属植物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对从天然资源中寻找新型抗肿瘤药物先导物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中采用多种现代色谱手段系统分离了兴安藜芦、狭叶藜芦和藜芦的根及根茎中的化学成分,从中得到160个单体化合物。并应用光谱学方法(1H-NMR, 13C-NMR, DEPT, 1H-1HCOSY, NOESY, HMQC, HMBC, ESI-MS, IR)鉴定其化学结构。以藜芦胺,介芬胺和环杷明为底物,进行化学修饰及微生物转化研究,得到107个化合物,经过MTT法筛选出24个较先导化合物活性有明显增强的衍生物,选择其中3个化合物进行植入PANC-1肿瘤的小鼠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均有良好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三种闽南斑鸠菊属植物抗肿瘤倍半萜活性成分及构效关系研究
三种菠萝蜜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三种藤黄属植物中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
鹅绒藤属三种中草药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