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将通过理论方法,探索半金属化合物功能特性与关键功能基元之间的构效关系。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以类钙钛矿结构化合物为主。研究这类化合物中离子半径大小、等价或不等价化学取代和掺杂、层状网络维数、层内结构等对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的影响及其规律性,电荷、自旋和轨道自由度的耦合与关联效应以及相关的电、磁等物理问题。利用结构组合重新设计结构单元,采用注入自旋、自旋钉扎等方法,来构造新型化合物。阐明这种新型结构材料与其功能特性(电子传导、自旋相关输运、磁耦合、自旋注入)的关系及微观作用机理,以及在什么几何结构、电子结构条件下会产生半金属化合物。为探索和开发性能优良的半金属材料提供理论指导。关于磁性相消的半金属化合物,在考虑电子关联效应和自旋轨道耦合后是否真的存在,也是我们需要探讨和回答的一个问题。
本项目主要采用计算模拟方法,探索半金属化合物中一些影响半金属性质的关键物理问题。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于LaSrVMoO6体系的研究表明,V、Mo反位缺陷对体系性质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反位缺陷程度的增加,体系的饱和磁矩降低。当无序度达到50%时,该体系呈现反铁磁半金属性质,支持了实验上的猜测。同时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当Mo的电子关联值很大时(大于2.72eV),才能得到反铁磁半金属性质。2)LaxSr2-xCrWO6 (x = 0.0, 0.5, 1.0, 1.5, 2.0)随着电子掺杂的增加,体系呈现出半金属-半导体-半金属转变,居里温度降低。同时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对于Sr2CrWO6,居里温度随着电子掺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是本身固有的性质,而不是向以往的报道所给出的由外在因素引起的。3) 对实验上尚未合成的Sr2MOsO6 (M = V, Mn, Fe, Co)体系进行了研究。对于Sr2VOsO6和Sr2CoOsO6,P21/n相是最稳定的结构,而对于Sr2FeOsO6和Sr2MnOsO6,四方I4/m是能量最低的结构。对于性质的研究表明,Sr2VOsO6和Sr2CoOsO6为亚铁磁半金属,对于前者(V体系),总的自旋磁矩为0.89µB,总的净磁矩为0.47µB;对于后者(Co体系),总的自旋磁矩为1.09µB,总的净磁矩为1.65µB。Sr2MnOsO6为亚铁磁金属,Sr2FeOsO6为亚铁磁半导体。4)预测NiMoO3为亚铁磁半金属,晶体结构为六方晶系(R-3c),其中总的自旋磁矩为零,但Ni呈现出库伦增强的大的轨道磁矩0.23µB,使得总的净磁矩为0.30µB。因此对于这个体系,如果不考虑自旋轨道耦合,它具有反铁磁半金属性质,说明自旋轨道耦合效应是非常重要的。该体系的金属特征主要来源于Mo 4d电子的巡游性。5)LaSrMoReO6, LaSrMoTcO6和LaSrVOsO6被以往的理论研究预测具有半金属性质,但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在考虑电子关联和自旋轨道耦合以后,只有LaSrMoTcO6仍然保持半金属性质,而其它两个体系为半导体,再次说明电子关联和自旋轨道耦合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是很大的。6)La2VMnO6具有半导体性质,其中Mn3+(t2g3eg1)具有高自旋态。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通过对该体系施加压力,体系从半导体向半金属转变。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高分子喷墨打印中的基本物理问题
弦/M-理论和黑洞物理中一些相关基本问题的探讨
量子引力和黑洞物理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金属超塑性基本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