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抗菌肽与活菌结合机制的探索及抗菌肽的快速筛选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30156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肖建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清峰,余莉莉,陈继光,赵曼云,戴艺,孙长涛
关键词:
抗菌肽毛细管电泳抗菌机理快速筛选活菌
结项摘要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 with bioactivities hav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field of food preservatives. Now the antimicrobial mechanism is explor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odel membranes without the bioactivities and micro-environment of living bacteria , which can not accurately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AMPs binding to living bacteria.Consequently, how to characterize the mechanism of AMPs binding to living bacteria is the key step to explore the antimicrobial mechanism.The living bacteria (Escherichia coli, Staphylococcus aureus, Fungi and Yeasts) suspensions in the running buffer are used as a pseudo-stationary phase to characterize the binding processes of AMPs to living bacteria based o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model and explore the antimicrobial mechanism,the method of capillary coating, electrophoresis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MPs binding to living bacteria will be studied deeply.Furthermore, this model will be applied to rapid screening of AMPs based on the affinity between AMPs and living bacteria. The project will not only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AMPs binding to living bacteria, but also supply a novel screening method of AMPs.

抗菌肽是一类肽类活性物质,在天然食品防腐剂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抗菌肽抗菌机制的研究是在模拟生物膜的条件下进行,但模拟生物膜不具备菌膜生物活性的"微环境",无法准确模拟抗菌肽与菌体的相互作用。由于抗菌肽的抗菌过程发生在活菌环境下,因此,如何能在活菌条件下探索抗菌肽与菌膜的结合机制是抗菌肽抗菌机理研究的关键。本项目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将4种常见污染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活菌体添加到电泳缓冲液中作为"假固定相",通过系统研究毛细管涂层方法、电泳条件等,建立抗菌肽与活菌结合的毛细管电泳模型,通过表征结合常数等参数,探索结合机制;并进一步利用该模型中抗菌肽与菌体存在的特殊亲和力快速筛选抗菌肽。本项目研究不仅能实现在活菌条件下抗菌肽与菌膜结合机制的探索,而且还能同时为快速筛选抗菌肽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项目摘要

抗菌肽是一类肽类活性物质,在天然食品防腐剂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抗菌肽抗菌机制的研究是在模拟生物膜的条件下进行,但模拟生物膜不具备菌膜生物活性的"微环境",无法准确模拟抗菌肽与菌体的相互作用。由于抗菌肽的抗菌过程发生在活菌环境下,因此,如何能在活菌条件下探索抗菌肽与菌膜的结合机制是抗菌肽抗菌机理研究的关键。本项目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将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LSACs)添加到电泳缓冲液中作为"假固定相",通过系统研究毛细管涂层方法、电泳条件等,建立抗菌肽与活菌结合的毛细管电泳模型,通过表征结合常数等参数,探索结合机制;并进一步利用该模型中抗菌肽与菌体存在的特殊亲和力快速筛选抗菌肽。具体重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1mol/L NaOH 为预处理试剂,以控制电渗流的大小为指标,在预处理温度40℃和时间40min下,及以4%聚乙二醇的修饰下,毛细管柱在pH(3-10)出现了良好的稳定性。(2)将LSACs作为“假固定相”,依据毛细管电动色谱原理,用相对淌度代替淌度,实现了探索活性菌体对抗菌肽(Lys-Val-Phe-leu-Gly-leu-Lys,P1; Cys-Ala-Ile-Leu-Thr-His-Lys-Arg,P2)的迁移行为的影响。抗菌肽P1和P2与LSACs之间的结合过程是自发进行的,而且结合效果均很显著。随着温度的增加,2种抗菌肽与LSACs的结合常数也随着增大。其中P1以疏水相互作用力为主要作用,而P2则以静电吸引力和疏水相互作用为主要作用。(3)在活菌体环境下,抗菌肽P1和P2能快速结合到菌细胞壁上,并对细胞壁造成损伤,进而扩散到细胞膜。当抗菌肽浓度在细胞膜上超过一定的阈值,就会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使得胞内物质泄漏,导致菌体死亡。其中P1是以“毯式”模式的膜损伤抗菌特征,而P2是以“桶状”模式的膜损伤抗菌特征。(4)利用抗菌肽与菌体存在的特殊亲和力,成功地从草鱼蛋白水解物中纯化出一个抗菌肽,其序列为Lys-Arg-Lys-Lys-Leu-Thr-His,其不仅改善了食品体系氨基酸组成还延长了保质期。该项目的研究结果不仅能实现活菌条件下抗菌肽与菌膜结合机制的探索,而且为快速筛选天然食品防腐剂抗菌肽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3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DOI:10.3760/cma.j.cn371439-20200423-00009
发表时间:2021
4

HPLC 与 HPCE 结合测定复方湿生扁蕾胶囊中 6 种化学成分含量

HPLC 与 HPCE 结合测定复方湿生扁蕾胶囊中 6 种化学成分含量

DOI:
发表时间:2016
5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DOI:10.13225/j.cnki.jccs.xr21.1686
发表时间:2022

肖建辉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26027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6036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60156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6044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0762017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060260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7189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抗菌肽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相互作用及促抗菌肽渗透因子的筛选

批准号:8180205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蔡延玲
学科分类:H2209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药用蛞蝓抗菌肽基因的筛选鉴定与功能机制研究

批准号:8170347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李钟杰
学科分类:H3411
资助金额:20.1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畜禽体表外用抗菌肽渗透机理及强化改造探索

批准号:3187239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王建华
学科分类:C170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抗菌肽及类抗菌肽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批准号:5177315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周春才
学科分类:E0308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