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黄曲叶病毒TYLCV和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TYLCCNV是危害番茄的主要植物病毒,由烟粉虱传播,但烟粉虱B隐种和Q隐种传播这两种双生病毒的能力明显不同。B隐种可以传播TYLCV和TYLCCNV,而Q隐种能传播TYLCV而不能传TYLCCNV, 但Q隐种可从病株中获取TYLCCNV并在体内长期保存。迄今为止,有关烟粉虱不同隐种传毒能力差异的分子机理还知之甚少。本项目将采用overlap-PCR、荧光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多种技术探讨TYLCV和TYLCCNV在烟粉虱中传播的路径;利用基因突变的方法分析外壳蛋白对病毒传播特异性的影响;通过免疫共沉淀、Far-western等方法寻找Q隐种与TYLCV外壳蛋白互作的寄主因子,并明确其在传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的开展可望揭示烟粉虱B隐种和Q隐种特异性传播TYLCV和TYLCCNV的分子机理,为双生病毒和烟粉虱在传毒中互作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本研究以两种病毒,即黄化曲叶病毒TYLCV和中国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及烟粉虱两个入侵隐种,即B烟粉虱和Q烟粉虱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平性比较,着重研究两种病毒分别与烟粉虱两个隐种互作的机制。项目按计划开展了三部分研究,第一部分为病毒在烟粉虱体内的定位,寻找病毒在虫体中传播的阻断位置;第二部分为通过互换两种病毒外壳蛋白的结构域及点突变,研究构建的重组病毒在烟粉虱中的传播规律;最后一部分探讨烟粉虱不同隐种的蛋白与病毒外壳蛋白特异性的互作。本项目按计划高质量地完成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研究,但第三部分研究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本研究,首次明确了烟粉虱唾液腺中间区域沿唾管分布的细胞能否与病毒外壳蛋白结构域特定位点结合,决定了一种病毒在不同烟粉虱隐种的特异性传播。这一发现明显深化了有关烟粉虱不同隐种对不同双生病毒特异性传播机制的了解,并为找到烟粉虱参与病毒传播的关键蛋白和受体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异质环境中西尼罗河病毒稳态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
番茄黄曲叶病毒在烟粉虱体内存活及扩散的分子机制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协同烟粉虱传播番茄褪绿病毒的效应与机制
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和烟草曲茎病毒Rep蛋白介导卫星DNAβ复制选择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取食感染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植物影响 B 型烟粉虱生殖的调控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