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严重危害性,对POPs排放的时间分布(历史排放量)和空间分布(传输方向和距离)的研究是本领域内的研究热点。本申请项目通过对位于北纬30度的中国西部贡嘎山海螺沟冰川冰雪样中记录的16种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高灵敏测试与分布特征研究,利用光化学降解模拟实验建立PAHs异构体比例指数与传输时间的定量关系,和对携带PAHs进入海螺沟的气流(团)进行后向轨迹分析,确定海螺沟PAHs的输送特征(输送轨迹和输送起点),建立海螺沟PAHs与排放点之间的空间分布轮廓,最终将海螺沟建成我国PAHs排放的敏感指示记录器。
多环芳烃(PAHs)因其具有通过大气传输进行远距离污染的特点而广受关注,而冰雪中的多环芳烃不仅可以间接反映采样点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而且还可以通过建立采样点与排放点之间的空间分布轮廓判定排放点所处的大体位置。通过本项目对位于北纬30度的中国西部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雪样中记录的16种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高灵敏测试与分布特征研究,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1)建立了海螺沟冰雪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高灵敏C18圆盘分离富集-GC-MS分析测试方法、发现了16种多环芳烃在海螺沟雪样中的总含量记录达0.164-0.358 ug/kg,几乎高出国内几个其它高寒地区的雪样近一个数量级,海螺沟属多环芳烃重污染的高寒地区;.(2)依据PAHs异构体比例指数源解析方法,明确了海螺沟雪样中多环芳烃主要来自煤燃烧,与海螺沟周边地区的能源特征基本一致;.(3)建立了多环芳烃大气传输距离估算模型,用欧洲和亚洲几个典型采样点雪样中PAHs数据估算得到传输距离与文献推测较一致,能够大体估计采样点多环芳烃主要来自什么区域;.(4)通过大气传输距离估算和大气后向轨迹分析,最终圈定了海螺沟雪样中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中国西南距离海螺沟直线距离500公里以内的地区,具有本地污染特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中国西部典型河谷盆地型城市多环芳烃大气排放、迁移输送、沉降及源汇关系研究
火焰中多环芳烃(PAHs)的生成和演变机理
煤热解过程中多环芳烃PAHs的形成与控制
深圳湾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水-气交换与水柱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