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害虫发生与用药之间、用药至害虫死亡之间存在时间差,一次用药达不到100%杀虫效果,而灰飞虱吸食3小时就能将条纹病毒传入稻株和使用杀虫剂能控制住条纹叶枯病的发生,本申请提出"杀虫药剂对灰飞虱与条纹病毒(RSV)的双向效应"研究。在ELISA测定飞虱带毒率和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稻株内病毒含量的基础上,分析杀虫药剂使用后稻株体内叶绿素、草酸与丙二醛含量以及POD、SOD、PAL等酶的活性,采用Western-blot结合SDS-PAGE电泳、DIG标记结合Northern-blot点杂交等方法检测RSV侵染稻株后CP与SP的含量、着生位点、增殖周期及CP-mRNA和SP-mRNA积累,从而探明杀虫剂对灰飞虱的直接作用和对RSV复制与表达的直接或间接效应,揭示杀虫剂抑制条纹叶枯病发生的机理,为控制其它植物病毒病的发生和培育抗性品种提供思路,也是从另一角度评价杀虫剂的作用特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灰飞虱传递水稻条纹病毒(RSV)机理-基于取食行为的研究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灰飞虱及其寄主植物和条纹病毒(RSV)的影响
灰飞虱卵巢内水稻条纹病毒增殖机制的研究
灰飞虱lncRNA调控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复制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