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蜂猴(Nycticebus pygmaeus)在我国仅见于云南东南部屏边、河口等地。其数量稀少,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CITES附录1物种。本项目以野外调查、无线电遥测、GIS和遥感等技术和方法,研究大围山倭蜂猴的种群现状、倭蜂猴的生境利用特征、生境斑块的空间格局和景观特征,获得倭蜂猴的密度和数量估算,得出各生境斑块对倭蜂猴的价值评价以及人为活动干扰强度指数,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建议。研究结果将对这一物种的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倭蜂猴(Nycticebus pygmaeus)在我国仅见于云南东南部屏边、河口等地。其数量稀少,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CITES附录Ⅰ物种。以样线调查法、社区访谈法、红外自动相机监测法及无线电项圈遥测法在屏边大围山保护区及周边开展了倭蜂猴的分布、种群密度、家域和生境利用等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倭蜂猴数量稀少,密度仅为0.333 / 平方公里,遇见率为0.017 / 公里,在同域兽类中的相对丰盛度也仅为2.63%。倭蜂猴主要分布于该区域的南端部分。在屏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内,倭蜂猴的适宜生境面积为3901.91 公倾,仅占保护区面积的27.66%,而且呈高度破碎化,分散于保护区的南端、北端及中央段。倭蜂猴的平均家域大小为10.44 +- 4.12 公倾 (SE),其变化范围为3.77-18.43 公倾;冬季家域仅为夏季家域的50.31%。倭蜂猴的保护必须着重保护存留的适宜生境;同时对保护区外倭蜂猴的保护几乎与保护区内的保护是同等重要的。上述研究结果均是国内的首次报道,对该物种的生态与保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倭蜂猴的生态学仍需要更深入的探索。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住区生物滞留设施土壤生境与种植策略研究
蛹期薜荔榕小蜂的琼脂培养
喀斯特生境中熊猴的觅食对策和生境选择研究
倭蜂猴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构建及水解酶功能基因筛选
濒危植物新疆野苹果种群生境适宜性评价及其保护对策的研究
家域重叠的滇金丝猴种群生境利用和群间关系的生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