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小麦品种太空6号抗禾谷胞囊线虫基因的分子标记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189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李洪连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代君丽,袁虹霞,孙炳剑,孙君伟,年高磊,付博
关键词:
分子标记抗病基因禾谷胞囊线虫小麦QTL
结项摘要

禾谷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avenae)目前已成为我国黄淮小麦主产区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对粮食安全构成巨大的潜在风险。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胞囊线虫病危害的最佳途径,但目前对普通栽培小麦品种抗胞囊线虫病遗传规律研究很少,且缺乏可以直接利用的抗源材料。太空6号是本课题组经过多年室内和田间病圃鉴定筛选出的对禾谷胞囊线虫抗性稳定的小麦栽培品种,本项目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太空6号和高感材料采用配对杂交法进行遗传分析,在明确其抗性遗传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采用SSR、AFLP、EST-SSR或TRAP等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供试群体材料的遗传连锁图谱,对控制抗病的基因或QTL进行分子标记定位,为小麦抗胞囊线虫病标记辅助育种和抗病基因克隆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通过多年室内和田间抗性鉴定,发现普通小麦栽培品种太空6号对燕麦孢囊线虫郑州群体(Heterodera avenae)和菲利普孢囊线虫许昌群体(H. filipjevi)均具有较好的抗性。本研究以太空6号为父本、感病品种济麦1号和豫麦47为母本配置杂交组合构建遗传分离群体,通过田间病圃鉴定和室内接虫鉴定对太空6号进行了抗性遗传分析,结果发现豫麦47×太空6号组合和济麦1号×太空6号组合F2代单株孢囊量为连续分布,F2代群体单株分布图呈偏态分布。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单个分离世代分析方法,分析豫麦47×太空6号组合F2群体在室内接种二龄幼虫和田间病圃中对H. avenae郑州群体的抗性遗传效应,在2种试验环境下太空6号的抗性均符合B-2模型,推测太空6号对H. avenae的抗性由2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表现为加性-显性效应,在两种试验环境下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73.54%和86.896%;济麦1号×太空6号组合F2群体在室内接种二龄幼虫和田间病圃中对H. filipjevi许昌群体的抗性也符合B-2模型,推测太空6号对H. filipjevi许昌群体的抗性也是由2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表现为加性-显性效应,在两种试验环境下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77.23%和94.55%。综上说明太空6号对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是主效基因起主要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中育6号对H.filipjevi焦作博爱群体和H.avenae郑州荥阳群体也具有一定抗性。以中育6号为父本、感病品种温麦19为母本配置杂交组合构建遗传分离群体,以温麦19×中育6号杂交组合F2代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品种对H. filipjevi 焦作博爱群体和H.avenae 郑州荥阳群体的抗性遗传特点。结果表明,中育6号对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表现也数量性状遗传,但是是由一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对H.avenae郑州荥阳群体的抗性存在负向部分显性,是显性基因和加性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以加性效应为主,抗性主基因遗传率为59.35%;对H. filipjevi焦作博爱群体的抗性则表现为负向完全显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为38.12%。.在本项目中,还对普通小麦品种太空6号中携带的抗病基因进行了分析,以温麦19×太空6号组合构建的F2代分离群体为研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3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4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DOI:10.1360/N972018-00955
发表时间:2019

李洪连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易变山羊草抗禾谷孢囊根线虫基因分子标记及EST研究

批准号:30471150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余懋群
学科分类:C140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大豆品种抗胞囊线虫的基因识别及线虫毒性变异分析

批准号:39370483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刘维志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小麦品系E-10抗禾谷孢囊根线虫基因CreZ克隆及功能验证

批准号:3097190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余懋群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的抗病基因定位与种质创新

批准号:3117154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洪杰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