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期工作中发现2-羟基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本项目对其进行先导结构展开与优化,设计了N-取代苯基-2-取代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采用液相索引组合库合成与平行合成相结合的策略,构建小容量组合化合物库,选用农业上为害较重的灰葡萄孢病菌作为供试靶标,分别采用孢子萌发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黄瓜叶片法,进行索引组合库与平行合成化合物的快速筛选,明确库化合物构效关系,追踪活性化合物。然后对高活性化合物进行杀菌谱测定和温室盆栽试验验研究,最终筛选到杀菌活性高效、广谱的新型环烷基磺酰胺类目标化合物。同时为建立一套利用液相组合合成方法进行杀菌剂先导化合物发现与结构优化的快速筛选方案提供理论指导。
本项目的完成情况及取得成果有如下几个方面:.1. 进行了2-酰氧基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组合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获得了对灰霉病菌杀菌活性更高的化合物。其活性高于先导化合物2-羟基环烷基磺酰胺和对照药剂腐霉利、嘧霉胺、嘧菌环胺,同时其还具有很广的杀菌谱。.2. 对液相混合物合成与活性筛选中的量效、构效、数效关系(简称“三效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明确了其主次关系,为在新农药创制中合理的使用组合化学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意义在于减少浪费提高效率。.3. 初步研究了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对灰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的作用机制。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和萌发以及菌核产生等不同生育阶段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菌丝致病力和形态结构均有影响。对辣椒疫霉菌生育阶段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对孢子囊形成、游动孢子释放和萌发菌丝生长量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4. 探讨了2-烷氧基和2-氨甲酰氧基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根据存在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5. 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论文4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5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Empagliflozin, a 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 ameliorates peritoneal fibrosis via suppressing TGF-β/Smad signaling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Baicalin provides neuroprotection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ice model through Akt/Nrf2 pathway
β-磺内酰胺和β-膦内酰胺类衍生物的立体控制合成
新型苯并磺内酰胺类小分子微管蛋白抑制剂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羧酸酰胺类杀菌剂的分子设计、多组分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
新型CYP51和SDH双靶点酰胺类杀菌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