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南黎溪地区铁氧化物铜金矿床与喷流沉积铜矿床的关系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0204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朱志敏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曾令熙,罗丽萍,谭洪旗,王婧
关键词: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喷流沉积矿床黑箐铜矿落凼铜矿成因
结项摘要

川西南黎溪地区的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与喷流沉积型铜矿床(SEDEX)在空间上相伴产出,为研究这两类矿床可能存在的成因联系及深入认识IOCG矿床成因和成矿环境提供了理想条件。本项目拟以黎溪地区两个典型的矿床- - 落凼IOCG矿床和黑箐SEDEX矿床为研究对象,以比较矿床学和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在矿床地质、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基础上,对上述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进行Re-Os定年,以准确限定黎溪地区IOCG和SEDEX矿床的成矿时代。通过铂族元素地球化学、Os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确定和对比两类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在此基础上,通过区域地质和岩相资料的综合分析,总结IOCG和SEDEX矿床的成矿环境。本项目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黎溪地区铜矿床的成因争论、揭示区域成矿特色和提高区域成矿理论水平,从而深化IOCG矿床的成因研究,也为区域找矿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项目摘要

本项研究通过对川西南黎溪地区的两类铜矿床——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和赋存于沉积岩中的层状铜矿床(SSC)进行系统的矿床学、元素地球化学、Re-Os同位素年代学和锆石年代学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黑箐铜矿为赋存于沉积岩中的层状铜矿床(SSC),其成矿年龄为1359±15 Ma;(2)落凼铜矿成矿年龄为1290±38 Ma,黄铜矿的187Os/188Os 初始值为8.3±4.0,其成矿金属来自河口群,黄铜矿的Re-Os同位素体系即使经历绿片岩相变质也是稳定的,其封闭温度至少为500°C;(3)落凼铜矿和黑箐铜矿富集PGE,且二者配分模式也相似,表明其PGE的来源一致;(4)落凼铜矿和黑箐铜矿具有明显的成因联系,两类矿床近同时形成、具有相同的成矿金属来源。此外,通过对河口群火山岩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限定河口群形成时限为1.6~1.8Ga,其形成环境可能为弧后盆地,暗示扬子西缘在古元古晚期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演化有关。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2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DOI:10.19591/j.cnki.cn11-1974/tf.2019090011
发表时间:2022
3

氰化法综合回收含碲金精矿中金和碲的工艺研究

氰化法综合回收含碲金精矿中金和碲的工艺研究

DOI:10.13373/j.cnki.cjrm.xy20040019
发表时间:2021
4

电沉积增材制造微镍柱的工艺研究

电沉积增材制造微镍柱的工艺研究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21.05.009
发表时间:2021
5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9

朱志敏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铁氧化物矿床与铜金矿床之间的关系--以宁芜盆地中玢岩铁矿和铜金矿为例

批准号:4137209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余金杰
学科分类:D020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长江中下游地区铜及铁铜(金)矿床中的岩浆成因矽卡岩

批准号:49772115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赵劲松
学科分类:D0205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庐枞盆地与A型花岗岩有关的铁氧化物-铜-金(铀)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批准号:4117208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周涛发
学科分类:D020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西藏多不杂斑岩矿床铜金沉淀机制研究

批准号:41902098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孙嘉
学科分类:D02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