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旱灾综合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67150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王静爱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商彦蕊,周洪建,岳耀杰,郭浩,吴瑶瑶,江耀,张明空,王林,马靖雯
关键词:
评估方法农业旱灾综合风险防范区域模式凝聚力
结项摘要

Agricultural drought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limate change. It is of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drought risk mitigation and governance. The project intends to set up databases of drought risk governance, collaboration and links efficiency which consider multiple agents (agro-government, institutions, enterprises, farmers) and responses by survey and data collection in typical areas of rain-fed agriculture, irrigated agriculture and paddy agriculture. Supported by the consilience theory, through compute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consilience model that considers the agents as nodes will be established and optimized to realiz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drought risk governanc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y area, regional integrated drought risk governance consilience paradigm will be constructed, and its effects will be evaluated based on drought cases. Integrated agricultural drought risk governance system experiments will be conducted in experimental zone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gional integrated agricultural drought risk governance researc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旱灾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加强农业旱灾风险的减轻与防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拟从多行为主体(涉农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农户)协同应对、多应对措施共同作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雨养农业、灌溉农业、水田农业典型区的调查与数据收集,建立农业旱灾风险防范数据库、协同合作数据库、联结效率数据库;以凝聚力理论为支撑,运用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将各行为主体作为功能结点,计算结点凝聚度,建立农业旱灾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化,实现农业旱灾风险防范的定量化评价;结合研究区实际,构建区域农业旱灾综合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根据农业旱灾应对案例对该模式效果进行评估与验证,并建立应用实验区,开展农业旱灾综合风险防范体系实验,为区域农业旱灾综合风险防范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项目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旱灾发生频率、强度、空间格局呈现出较大不确定性,加强旱灾风险防范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凝聚力”用以解释社会—生态系统在综合防范风险时达成共识和产生聚力的过程,正成为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研究的新途径。本研究关键数据来源于三个典型区共计150个村的2090份问卷,涉及60余项指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中国三大典型农业类型(雨养农业、灌溉农业、水田农业)为研究对象,发展了区域农业旱灾凝聚力理论体系。综述人文地理过程、自然地理过程和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凝聚力;明晰凝聚力内涵,梳理脆弱性、恢复性、适应性与凝聚力4者关系。(2)基于不同风险评价思路,雨养区引入孕灾环境要素,构建风险评价“三度模型”,评估农业旱灾风险;水田区考虑承灾体暴露度,构建传统风险评价模型,评估农业旱灾风险。(3)建立一套适用于不同典型区的农业旱灾综合风险防范凝聚力指标体系,从功能相位差、结点功能强度和联结强度3个方面对农户、事业单位、企业和政府部门4类主体开展研究。(4)将功能相位差、结点功能强度和联结强度等关键参数进行细化,其中雨养农业区对应构建抗旱一致性、主体应对旱灾能力、抗旱联系度模型,水田农业区对应构建多主体共识、抗旱硬实力和联系效率模型,各地区分别综合三个参数,最终建立凝聚力定量模型。(5)评价雨养农业区旱灾风险防范凝聚力水平,并对基于凝聚力计算的农户应对旱灾能力和风险防范水平开展验证分析;评价水田农业区旱灾风险防范凝聚力水平,并对乡镇系统凝聚力开展验证分析。(6)基于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型,完成旱灾打击情景和种植优化情景的模拟研究;同时构建综合旱灾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提出风险防范的重点举措。本项目提高了对凝聚力的认识,丰富和完善了区域灾害系统理论,为区域提升综合灾害风险防范能力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与实践案例。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2-0268.2020.03.007
发表时间:2020

王静爱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区域农业旱灾适应性评价模型与风险防范模式研究

批准号:4117140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静爱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玉米旱灾风险评估与防范研究

批准号:4130159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贾慧聪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黄河下游区域水旱灾害风险综合评估与管理研究

批准号:4100135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谢辉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区域农业旱灾灾后恢复性评价方法与综合减灾机制研究

批准号:40671003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王静爱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