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直过民族走廊”传统聚落变迁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80827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廖静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毅,施维克,施红,程海帆,刘肇宁,陈倩,郑溪,高蕾
关键词:
社会形态民族走廊云南时空分布
结项摘要

Through the long history of Zhiguo nationality history and culture, it is a living fossil that studies the culture of the Chinese ethnic group.The transition of Zhiguo nationality from the primitive society to the socialist society directly across several social form, the people are now in the very poor areas of social development.Because the outside world is not sufficiently aware of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volution,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are facing rapid disappearance as they emerge from poverty..This study selected seven ethnic groups of Tibetan-Burmese who are now located in the Zang and Yi Corridor region, taking Zhiguo nationality,Wa nationality and Deang nationality in the Mongol language group as research objects..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verall system and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atial analysis of ethnic corridors, analyzing historical data and conducting fieldwork,using research methods of discipline-crossing, relying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patial analysis techniques,to complete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evolutionary context, the distribution of time and space, the structure of settlements, the elements of hierarchy,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ethnic groups in the development of Zhiguo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and using digital means to build a database of “Zhiguo Nantional Corridor” to form a more complete historical information system.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pecial poverty settlement strategy must be integrated, systematic, and authentic..This research project will sav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of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southwest nationalities migration corridor on the verge of disappearing, 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research system of ethnic minority settlements in Yunnan.

直过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研究中华族群文化的活化石,由于直接从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现处于社会发展的特贫苦地区,对其历史文化演变认识的不充分,以致脱贫的同时传统聚落也面临快速消亡。本课题选取了现在分布于藏缅语族的7个直过民族、孟高棉语族的德昂族和佤族总计9个民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整体系统观点和民族走廊视角,以社会结构和聚落形态的相关性作为研究的方法论,以现代技术为支撑,对直过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形态与聚落变迁关系、影响因素、时空分布规律、聚落典型案例以及族群发展变迁的内涵等进行全面研究;并应用数字化的手段构建“直过民族走廊”数据库,形成其较为完整的历史信息系统。通过综合分析提出特贫苦聚落保护策略要有整体性、系统性和原真性。本项目研究将挽救濒临消失的一带一路上西南民族迁徙走廊的历史文化遗存,完善云南少数民族聚落研究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项目摘要

云南是直过民族较为集中的省区,随着国家对整族脱贫工作的推进,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显得尤为紧迫。本课题研究对象为云南特有的独龙、怒、傈僳、德昂、拉祜、基诺6个直过且跨境民族。通过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民族1390个村落点的采集,总结了聚落分布的总体特征,呈三大高密度聚集;通过人口比值研究得出靠近边境的村落汉化程度越低。采用历时性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在不同历史时期直过民族聚落发展的特点,1950年以前直过民族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发育程度低、保留着浓厚的原始氏族关系残余和原始宗教文化形态等共同特点,聚落与建筑的发展与氏族的变化是对应的。1950年—1956年期间经历了第一次的社会制度跨越,政府根据社会发育程度不同采取相应的社会改造方式。直过民族建筑形态较为原始,聚落“大长房”居多,以火塘数量作为家庭的象征,村落结构较单一。1956年~1965年和1966~1978年这两个阶段,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探索;直过民族村落生态环境由于生产发生了一定的破坏,区域内的聚落分布由于政治要求出现了重构,血缘为主的村落逐步瓦解。1978-至今,由于国家层面的新农村建设和整族脱贫等政策,村落变化主要是原址重建、异地搬迁、整村功能置换带来的。村落形态从“一字形”发展到“十字形”,建筑从干栏式出现了落地式一系列的变化。建立了2个云南传统村落数据库,通过可视化分析研究了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村落亲属关系与村落形态关系分析对村落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直接过渡的提法,最早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云南特有民族在实施“直接过渡”的过程中,实现了政治制度、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上的转型,从根本上来说是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并非完全同步,国家对其聚落和建筑实体发展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对民族精神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关注程度。云南跨境民族在边疆稳定和周边外交工作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更详细地认识跨境民族,才能更好地维护边境地区各民族的和谐共生、实现文化振兴。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2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3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以镇巴县幅为例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以镇巴县幅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0
4

近代租界城市日常空间生产与演化 以天津英租界休闲空间为例

近代租界城市日常空间生产与演化 以天津英租界休闲空间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1
5

拉应力下碳纳米管增强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分布

拉应力下碳纳米管增强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分布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9.000332
发表时间:2020

廖静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900651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多元文化视角下河湟民族走廊传统宗教建筑研究

批准号:5176803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陈华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中的"文化空间"变迁与保护研究

批准号:5116800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余压芳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聚落景观“遗传变异”研究

批准号:4147111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郑文武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云南少数民族住宅的传统与更新研究

批准号:58770385
批准年份:1987
负责人:蒋高寰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