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ffiths相在真实材料中的存在一直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基础问题。本项目针对目前准一维自旋系统Ca3(Co,T)2O6(T=Co,Rh等)磁性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温和常规磁场这一背景,将研究的重点放在高温顺磁态的弱磁场效应上。首先通过弱磁场磁性测量,系统研究顺磁性背景中的短程铁磁相关现象,并期望发现新的磁现象-Griffiths相存在的证据;然后通过研究Griffiths奇异性的特征参数(特征温度、模型参数)随元素替代、晶粒尺寸的演化,并结合热动力学和外部磁场的影响,揭示Griffiths相的形成过程、机理,并探讨其与低温异常磁基态之间的关联。
Griffiths相在真实材料中的存在一直是凝聚态物理重要的基础问题。本项目利用磁性测量研究了准一维自旋链系统Ca3(Co,T)2O6的磁性和短程铁磁相关,探索发现Griffiths相的可能性。主要研究结果有:(1)通过弱磁场磁性测量,在Mn掺杂化合物中观察到短程铁磁相关效应,宏观上表现为逆磁化率不遵守居里-外斯定律,其行为对Mn含量非常敏感。这种短程相关可用类-Griffiths相模型来描述,从而找到了类-Griffiths相在Ca3(Co,T)2O6中存在的证据;论文被PRB编辑推荐为著名科技媒体Physics Today的候选材料。(2)系统研究了Fe、Sc掺杂对Ca3Co2O6磁相互作用和磁化台阶的影响,获得了临界杂质含量。(3)通过直流/交流磁化率和磁弛豫测量,研究了Mn掺杂单晶和多晶样品的自旋玻璃态行为,发现自旋玻璃态与化学无序有关。研究了微量掺杂对Ca3Co2O6磁弛豫的影响,强调了自旋阻挫的作用。经过上述研究,本项目最终的结论是:除了Mn掺杂化合物以外,在其他3d过渡金属离子(如Fe、Sc、Cr)掺杂化合物中,虽然观察到弱的短程自旋相关效应,但是并不存在Griffiths相的迹象。最后,在完成项目研究计划的基础上,拓宽了研究范围。目前正在利用脉冲强磁场磁化和ESR研究Ca3ZnMnO6及其相关材料的性质,得到了初步的实验结果(部分结果待发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大自旋反铁磁系统的量子磁性
反铁磁金属/铁磁绝缘体双层膜中自旋相关输运性质的研究
铁磁/超导石墨烯异质结的自旋相关输运研究
准一维有机铁磁体的自旋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