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0196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周玉枝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山西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金高娃,关忠民,王耀青,张丽增,刘晓节,马致洁,郑兴宇
关键词:
代谢组学药效物质基础抗抑郁逍遥散
结项摘要

逍遥散是治疗抑郁症最常用的经典名方之一,临床及实验研究均显示该方有确切的抗抑郁作用。目前,对逍遥散作用机制的研究一直是中医药领域的热点,但是对逍遥散抗抑郁的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本项目采用抗抑郁体内外筛选模型对逍遥散各提取部位进行药效评价,筛选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有效部位,再配伍有效部位,结合各配伍组指纹图谱和药效的关系,用多种关联分析法,客观准确寻找与治疗抑郁症有关的特征峰,应用HPLC/MS/MS、GC-MS等手段并结合逍遥散复方中各单味药材化学成分的研究基础,对有效成分定性识别。其中,代谢组学技术用于药效评价具有整体性、灵敏性,用于药物组分评价具有快速客观性。本项目的完成可以初步阐明逍遥散抗抑郁的药效物质基础,对逍遥散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对从中药中研发疗效更佳的抗抑郁新药,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其他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借鉴。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从逍遥散整体复方出发,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将逍遥散分离成为极性不同的各个部位,经体外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再摄取抑制实验和体内小鼠悬尾、强迫游泳实验及大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结合代谢组学技术对各部位进行抗抑郁活性的药效评价,首次筛选出逍遥散抗抑郁的有效部位为两个低极性部位,并采用基于GC-MS、NMR的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寻找有效部位调节与抑郁症有关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对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相关的生理病理作用、代谢途径、生化途径分析,初步探讨逍遥散有效部位抗抑郁作用的机理。同时将两个有效部位进行配伍研究,结合各配伍组指纹图谱和药效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多种关联分析法,寻找与抗抑郁有关的特征峰,应用GC-MS、HPLC、提取分离等手段并结合逍遥散复方中各单味药材化学成分的研究基础,对有效成分定性识别。初步寻找到逍遥散抗抑郁关键成分,分别为欧前胡素、苍术酮、藁本内酯、棕榈酸、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等。本研究初步阐明逍遥散抗抑郁的药效物质基础,并为从逍遥散中开发有效部位新药奠定坚实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3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4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批准号:8100168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高晓霞
学科分类:H3216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逍遥散抗抑郁疗效生物标志物分析及机理研究

批准号:8117336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秦雪梅
学科分类:H3301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代谢组学的“柴胡疏肝散”抗抑郁作用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批准号:30772711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邹忠梅
学科分类:H3203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BDNF-mTOR信号通路”的逍遥散有效部位抗抑郁机制研究

批准号:8130296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岳利峰
学科分类:H310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