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晚泥盆世F/F生物灭绝事件前后腕足动物地理分布及其意义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0200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乔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侯旭东,牟林
关键词:
腕足动物华南生物大灭绝晚泥盆世古生物地理
结项摘要

Previous studies of the Late Devonian F/F mass extinction have mostly focused on the biodiversity loss of marine faunas. By contrast, other biotic changes include the ecological or palaeobiogeographical impacts of both mass extinction and their subsequent recovery are relatively less documented. In this project we propose to analyze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s and turnover patterns based on the brachiopods collected and recorded from the Late Devonian deposits in South China. The occurrences of brachiopods would be systematically revised and updated following the latest taxonomy of Brachiopoda. The Late Devonian for a total duration of ~23.1 Myr would be divided into seven time intervals on the basis of brachiopod zon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hronostratigraphy. The brachiopod fauna endemism and migration patterns would b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using endemic indices and similarity indices, with emphasis on the dynamics of bio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interactions with the brachiopod fauna turnover and evolution throughout the Late Devonian biotic crisis.

研究表明晚泥盆世弗拉期和法门期之交发生的生物灭绝事件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但是,该事件对生物群分布乃至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演化等方面的影响仍有待探索。腕足动物群是古生代占主导的海洋底栖生物群,其分布范围和演化过程易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因此是研究生物地理分布和生物事件过程的理想对象。我国华南地区晚泥盆世地层和腕足动物化石非常丰富,有良好的系统分类研究和生物地层对比研究基础,为进行高精度的古生物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课题将以腕足动物化石记录采集和系统分类研究为基础,通过高精度的区域地层和腕足动物组合对比,将晚泥盆世详细划分为七个时段。在此基础上,结合定性和定量古生物地理学方法,分析比较各时段内腕足动物群的地方性,生物迁移、扩散以及生物群交流模式。通过综合比较,从生物群和生物地理学角度研究生物群分布变化与生物灭绝事件相互作用,为深入分析晚泥盆世生物大灭绝事件提供新的思路。

项目摘要

华南晚泥盆世生物大灭绝事件对生物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一直是古生物研究的重点问题。前人已经研究指出生物灭绝事件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项目调查研究了华南不同沉积相区的十五个代表性剖面,以高精度的时间尺度和年代地层划分对比框架为基础,分别详细统计并建立了灭绝前和灭绝后的腕足动物群的分类、地层和地理分布等综合数据库。进一步采用了定量分析方法(网络分析)研究和揭示了华南腕足动物群在灭绝事件后的生物地理联系减少,分布范围狭窄,地方性类型发育的演化特征,这与灭绝事件后适宜的环境和栖息地减少直接相关。项目同时着重调查了云南东、西部的泥盆纪地层和古生物群,采集研究并修订了滇东中上泥盆统一打得组的小嘴贝类Paurorhyncha的分类位置和地层分布,为滇东中-上泥盆统界线划分提供新的资料。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乔丽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901472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华南晚泥盆世F-F之交海水古温度变化及其生物多样性响应

批准号:4160202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黄程
学科分类:D020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华南晚泥盆世底栖与浮游介形类对F-F事件的响应差异及其致因

批准号:4180200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宋俊俊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华南晚泥盆世生物危机及其环境背景

批准号:40172006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马学平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晚泥盆世F-F之交地球微生物与宏体后生生物关系研究

批准号:40802005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徐冉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