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已成为公共健康问题。作为复杂疾病的骨质疏松,其发生与青年时期获得的峰值骨量高低密切有关,而骨密度和骨大小是骨质疏松可测量的最主要表型,是发生骨折的风险因子,是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数量性状,尽管现已明确峰值骨密度和骨大小遗传力超过50 %,但对男性峰值骨密度变异与候选基因的研究,显著滞后于对女性的研究。对骨密度和骨大小这些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研究一直未能深入的原因,除存在环境因素外,主要是大样本峰值骨密度人群的建立。本研究在我们原先收集到家系基础上,扩大到400个包括至少一个20-40岁健康儿子和父母的核心家庭,检测所有人员骨密度、骨大小等表型资料和3个候选基因10个SNP,利用传递不平衡统计方法对候选基因分子标志与汉族男性峰值骨密度、骨大小变异的连锁分析,为骨质疏松致病基因的定位和分离研究奠定实验基础和遗传资源库。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骨代谢相关基因26个标签SNP和单倍型与女性峰值骨量的家系连锁分析
骨量和肌肉双变量复杂性状与11个候选基因68个SNP和单倍型的核心家系连锁和群体关联分析
骨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钙摄入量对青春期女童骨量增长的交互影响
FGFRs SNP与中国正常汉族男性腰椎和髋部峰值骨密度间的关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