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澜沧江流域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国际社会研究和关注的焦点。本项目选择澜沧江流域下游的两条支流:补远江及流沙河作为研究区, 基于河流动力学理论,结合地理信息处理与野外考察,根据研究区近20年来水文、气象及土地利用等数据,建立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综合应用相关分析、分布式模型模拟等技术方法,对比相同气候条件下,澜沧江下游毗邻流域在不同人类干扰强度格局中,河流水文过程的响应,定量判识河川径流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关键气候因子的多尺度关联及差异,结合IPCC特殊排放模式,计算2012-2050逐月气温及降水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以揭示气候及土地利用变化对各流域径流的影响机制,为澜沧江下游综合开发以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为澜沧江国家水电能源基地建设及国家环境外交提供决策支持。
在日益强烈的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全球环境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地处低纬度高原的云南省,位于我国及东南亚多条重要大河的上游地区,受山地环境和季风气候的强烈作用,区域生态与环境总体上较脆弱、敏感。近年来,澜沧江流域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国际社会研究和关注的焦点。本项目选择澜沧江流域中下游作为研究区,基于水文学理论,结合地理信息处理与野外考察,根据研究区近20年来水文、气象及土地利用等数据,建立流域水文分析模型;综合应用相关分析、分布式模型模拟等技术方法,研究澜沧江下游流域在强烈人类干扰格局中,河流水文过程的响应,判识河川径流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各流域径流的响应机制,为澜沧江下游综合开发以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为澜沧江国家水电能源基地建设及国家环境外交提供决策支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澜沧江-湄公河干流河川径流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
区域土地利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
黄土高塬沟壑区绿水的水文过程及其对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流域水文极值概率分布对气候变化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