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关于中心动脉压、肱动脉压和心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诸多概念尚需进一步明确和更新。本研究将采用双极导管血管内直接同步检测不同年龄段的无血管病变患者的中心动脉压和肱动脉压,并通过直接血管内超声检测主动脉和肱动脉血管壁结构变化去验证一个假设: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的关系,在年轻时肱动脉压大于中心动脉压,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弹性板和结缔组织的老化,引起动脉弹性下降,由主动脉向外周动脉延续,逐渐转变为中心动脉压接近于肱动脉压,甚至出现两者逆转。若假说成立临床意义非常重大,即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的关系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更新了现有的肱动脉压始终高于中心动脉压的传统概念。中心动脉压可以反映大动脉功能和结构早期改变,是降压质量的新指标,也是更早的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进一步通过无创检测中心动脉压的效度研究,为人群筛检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根据。
近年来动脉结构与心血管事件预后之间的关系成为国际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ASCOT-CAFÉ、ASCOT-BPLA及美国STRONG心脏等研究均表明肱动脉压并不能直接替代中心动脉压,也有研究表明年龄的增长对中心动脉压的影响大于肱动脉。基于此我们提出假设: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的关系可能在年轻时肱动脉压大于中心动脉压,随着年龄的增长两者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甚至逆转。若假说成立,将为中心动脉压、肱动脉压及心血管事件的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本项目研究内容主要分三部分:一、验证假设;二、评价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有创及无创测量的一致性;三、探索中心动脉压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中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2014年7月至8月及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收治不同年龄段行单纯冠脉造影的患者42例。采用双极导管探极同步血管内直接测量中心动脉压和肱动脉压,记录不同年龄段中心动脉与肱动脉压数值,对假设进行验证。术中同时采用欧姆龙血压脉搏检测仪对患者无创中心动脉压及肱动脉压进行监测,分析有创与无创测量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之间的差异未出现缩小的趋势。有创肱动脉收缩压(B-SBP)及舒张压(B-DBP)均高于有创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及舒张压(C-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肱动脉血压不能代替中心动脉压。有创C-SBP、B-SBP及B-DBP均高于无创C-SBP、B-SBP及B-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r分别为0.605、0.645和0.361,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749、0.773和0.511,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的一致性并不理想。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有创中心动脉压及肱动脉压各测量值均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BMI及bapwv是有创中心动脉压的主要影响因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基于个体化心血管系统耦合模型的中心动脉压形成机制与无创检测研究
基于虚拟肝静脉压力梯度新技术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无创诊断研究
中心动脉压体位性波动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基于无创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最优动脉压的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