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膜片钳、基因钳及在体、离体动物模型,研究心脏离子通道间的相互调控关系,确定心律失常发生的靶通道,寻找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最佳靶点,在此基础上,比较利多卡因、胺碘酮等西药与苦参碱、小檗胺、小檗碱等对上述模型的治疗作用。考察抗心律失常中药的作用机制,并提出增强抗心律失常中药效能效能的方案。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高浓度煤粉火焰中煤质对最佳煤粉浓度的影响
基于体素化图卷积网络的三维点云目标检测方法
基于最佳靶点假说的抗心律失常中药研究
缝隙连接: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新靶点和机制研究
抗心律失常中药的活性成分对钾通道作用的比较研究
调控缺血性心律失常/猝死的新靶点及中药防治作用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