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采用膜片钳、基因钳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从整体动物、细胞和分子水平,系统比较抗心律失常四大类西药及中药对急性和长期心律失常模型中离子通道最佳靶点调节作用,目的在于揭示长期心律失常最佳靶点功能调节规律和中药干预作用,明确抗心律失常西药远期疗效不佳的原因,为提高远期疗效奠定理论基础,丰富和完善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最佳靶点假说。同时,为开发研制具有较好远期疗效的抗心律失常中药奠定理论基础和研究平台,为抗心律失常中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抗心律失常中药作用最佳靶点研究
缝隙连接: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新靶点和机制研究
抗心律失常中药的活性成分对钾通道作用的比较研究
基于多靶点作用特征的中药何首乌抗糖尿病假说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