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的铸铁到现代的非晶合金、焊料、纳米合金等,共晶点对于多种合金成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共晶成分规律仍然是材料研究者所面临的重大难题。本项目拟利用我们提出的"团簇+连接原子"新结构模型,分析二元合金共晶点的结构与成分规律,在建立团簇堆垛模型基础上,结合原子尺寸、密堆度等因素,提出团簇和连接原子的选择判据,给出二元共晶点的具有普适性的团簇成分式,并选择Al、Zr、Ti加过渡族金属体系进行重点验证。本工作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相图特征点的认识,有益于推动非晶合金等与共晶相关的材料成分设计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基于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链接表示及预测方法
苹果酸基脂肪共聚酯反应性共混制备超韧聚乳酸共混物
Ag-In-Zn-S四元半导体纳米晶的可控制备及其在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基于“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的低弹性模量beta-Ti固溶体合金成分设计
多元稳定固溶体的团簇加连接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Cu合金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共晶团簇模型的Sn基焊料成分设计方法
非晶合金弛豫脆化与原子团簇结构的关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