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种群生态学、生殖生物学和物种生物学等分支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首次研究我国稀危特有单型属植物永瓣藤的种群结构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基与生态因子的关系;查明其地理分布区域和分布中心及共分布的生态类型;提示其濒危过程和致濒机制探讨解决濒危状态的可能性和保护对策;进行多居群多途径的迁地保存和繁殖试验研究,使其种质得到有效保存。湖北省及江西5个县为其分布新记录;至少对8个方面生物学特性进行了修订补充。其种群结构与林分郁团闭度密切相关,分布格局为集群型;稀有濒危现状是其胚珠败育、种子生活力低及人类干扰破坏所致。扦插其迁地保存和快速繁殖的经济有效的途径。本研究完成论著12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永瓣藤属与近缘植物的系统关系及其生物地理学研究
国家珍稀特有保护植物永瓣藤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
离体保存罗汉果种质及对其遗传稳定性和田间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甘草属植物生物特性的研究和种质资源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