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酸及其氧合物调控黄曲霉毒素合成的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50004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晏石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史敬芳,张群洁,俞婷,刘勤坚,孔谦,崔百元,吕琪
关键词:
黄曲霉菌脂肪酸代谢组学脂氧合物黄曲霉毒素
结项摘要

Aflatoxins (AFs) are highly toxic and carcinogenic secondary metabolites produced by Aspergillus species. Although it has been known for a long time that seeds with high fatty acid (FA) contents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AF contaminations, the role of FAs on AF biosynthesis remains controversial. Our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both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FAs promoted AF biosynthesis in A. flavus, however, following exposure to air, polyunsaturated FAs,such as, linlolenic acid, inhibited AF biosynthesis via oxylipins (Yan et al., 2014). In this project, we plan to reveal the regulation of metabolic pathway in A. flavus by linlolenic acid and linlolenic acid-derived oxylipins through metabolomics and transcriptomics study. To explore whether linolenic acid and linlolenic acid-derived oxylipins are detected by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 of A. flavus, we also conduct the study to compare the wildtype and 15 GPCRs mutants of A.flavus. We hope to clarif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regulation on AFs biosynthesis by linlolenic acid and linlolenic acid -derived oxylipin in this project, and we believe results obtained may open up new avenues for preventing aflatoxin contamination on oilseeds.

黄曲霉毒素是由曲霉真菌产生的一类剧毒致癌性次生代谢物。人和动物食用被毒素污染的食物后可诱发癌症等多种致命疾病。前人发现含油量高的作物种子在感染曲霉真菌后更易产生黄曲霉毒素,但是不同实验室发表的脂肪酸影响毒素合成的结果之间存在矛盾。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这种矛盾很可能是由于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导致,亚麻酸促进黄曲霉菌的毒素合成,但亚麻酸氧合物抑制毒素合成(已发表)。本课题拟利用已建立的黄曲霉代谢组学研究体系和RNA-seq等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亚麻酸及其氧合物如何作用于黄曲霉胞内主代谢和次生代谢途径;同时利用黄曲霉菌野生型和15个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基因敲除的突变株开展比较实验,探索黄曲霉是否通过GPCRs感受亚麻酸及其氧合物从而启动或抑制毒素合成途径。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阐明亚麻酸及其氧合物调控黄曲霉毒素合成的作用机理。该研究有望为控制油料作物种子的黄曲霉毒素污染提供理论指导。

项目摘要

黄曲霉毒素是由曲霉真菌产生的一类剧毒致癌性次生代谢物。人和动物食用被毒素污染的食物后可诱发癌症等多种致命疾病。为了研究亚麻酸氧合物如何作用于黄曲霉菌胞内主代谢和次生代谢途径,在不影响菌丝生长的前提下,最终关闭黄曲霉菌的黄曲霉毒素合成途径。还探索了黄曲霉是否通过GPCRs感受亚麻酸氧合物从而启动胞内信号途径来抑制毒素合成。本课题利用已建立的稳定的黄曲霉液体培养体系和成熟的组学研究技术,先后开展了基于GC-MS和LC-MS平台的黄曲霉菌胞内代谢组分析,RNA-seq转录组分析,和qRT-PCR基因表达定量分析,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以及细胞形态学观察。并且利用黄曲霉菌野生型和15个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基因敲除的突变株开展产毒素比较,筛选互补表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1) 亚麻酸氧化合物对黄曲霉菌次生代谢的调控是途径特异性的,它能显著抑制黄曲霉毒素,颤曲霉毒素等合成途径,却促进曲酸和另外一种新报导的化合物Imizoquins的合成; 2)能加快黄曲霉菌胞内糖代谢过程,并且促进三羧酸循环和氨基酸代谢; 3)我们推测这些次生代谢途径的调控是亚麻酸氧化合物被黄曲霉菌细胞膜的未知受体感知,并不是GPCRs受体,从而促进孢子萌发成菌丝体,胞内初生代谢得到了促进,次生代谢受到特异性调控。但是基于此项目获得的数据并没有阐明清楚信号传导和代谢调控网络。希望通过申请经费开展下一步工作阐明亚麻酸氧合物抑制黄曲霉毒素合成的作用机理。该研究有望为控制油料作物种子的黄曲霉毒素污染提供理论指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2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3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4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DOI:10.13679/j.jdyj.20190001
发表时间:2020
5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晏石娟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Micro RNA调控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的机理研究

批准号:3180103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支庆庆
学科分类:C0602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Co-多胺配合物的固相法合成及其氧合性能和氧合机理的研究

批准号:20461003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王吉德
学科分类:B010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肉桂醛抑制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机理

批准号:3157193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邢福国
学科分类:C200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黄曲霉DNA甲基化模式及其在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批准号:3117004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贺竹梅
学科分类:C0103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