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威胁人类健康较严重的疾病之一,手术、化疗及放疗后患者复发率高,生存率不理想。因此,研究新的基因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前期实验中,我们采用双歧杆菌介导的HSV-TK/GCV治疗荷瘤大鼠膀胱癌,发现肿瘤体积缩小、重量减轻,激活型的Caspase3表达增加,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本课题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双歧杆菌介导的HSV-TK/GCV治疗荷瘤大鼠膀胱癌组织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寻求HSV-TK/GCV作用靶标,并剖析靶标的功能,探索用双歧杆菌介导HSV-TK/GCV治疗荷瘤大鼠膀胱癌的分子机制。本项目开展用双歧杆菌介导HSV-TK/GCV治疗荷瘤大鼠膀胱癌分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研究的实施很可能为膀胱癌提供新的基于双歧杆菌介导HSV-TK/GCV的基因治疗方法,双歧杆菌介导的HSV-TK/GCV将可能进一步开发成为新型肿瘤基因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我们成功构建了双歧杆菌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丙氧鸟苷(GCV)治疗系统,并且发现其能抑制膀胱肿瘤的生长和诱导凋亡,其中治疗组中的Fas、FasL、Cyt-C和caspase-9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该治疗系统可能通过Fas/FasL死亡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发挥作用。然后我们通过ESI-Q-TOF-MS质谱分析寻找差异蛋白进一步探索具体机制,发现经过治疗后一共有402个差异蛋白,其中192个下调,210个上调。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6个蛋白引起了我们的注意: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pyruvate kinase isozymes M2 (PKM2), hexokinase 1 (HXK-1), 6-phosphofructokinase (PFK-B), cell surface glycoprotein (CD146) 和 Peroxiredoxin-I (Prx-I)。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与iTRAQ分析结果相符。运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 (IPA)分析Prx-I与NF-κB相互联系,我们猜测该治疗系统与NF-κB有关,于是构建shRNA-Prx-I,发现通过下调Prx-I的表达能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增加其凋亡,调整细胞周期,并且下调细胞核中phospho-NF-κB p50 and p65的表达。我们得出结论:BI-TK/GCV治疗系统通过抑制Prx-I表达从而抑制NF-κB通路起到抑制膀胱癌生长、促进其凋亡的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双歧杆菌介导GrB以67LR为靶分子的抗肿瘤基因治疗研究
双歧杆菌影响小儿免疫发育的分子机制
双歧杆菌果糖新型ABC转运机制的研究
双歧杆菌抗氧化酶调节Th细胞分化治疗食物过敏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