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海域中赤潮毒素的仿生分子识别生物传感器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7605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8.00
负责人:陈国南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福州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天文,陈宪,段建平,戴宏,叶桦珍,朱希,邱素艳,李艳霞
关键词:
近海海域生物传感器赤潮毒素仿生分子识别
结项摘要

本项目基于赤潮毒素的神经毒理效应,结合具有天然生物分子识别系统特征的分子仿生识别技术,发展用于赤潮毒素快速检测的分子识别仿生电化学传感器技术。针对麻痹性贝毒(PSP)和记忆缺失性贝毒(ASP)等重要赤潮毒素的结构性质和识别特征,以神经受体作为传感器分子识别元件和信号转换器件,研制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快速响应功能于一体的仿生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重点研究传感器探头的设计、仿生性与稳定性良好的仿生膜固定化材料制备、神经受体识别单元制备及在仿生膜上的固定化技术、分子识别检测模式与方法、传感探头组装等关键技术,结合生物功能化的高灵敏电化学换能器,建立灵敏、简便、低成本的毒素快速检测体系,用于近海海域中典型赤潮毒素的检测。该技术可望填补国内外赤潮毒素仿生传感器研究的空白,为海洋食品安全检测与我国近海海域赤潮毒素监测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

项目摘要

项目的研究计划已经顺利完成。按计划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任务:(1)完成了PSP毒素受体型电化学生物传感探头的设计,利用典型PSP对细胞膜钠离子通道选择性阻滞的毒理效应,建立典型PSP分析体系;(2)制备和选择兼具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的自组装仿生膜(HBM、MHBLM等类型),优化受体在仿生膜中的嵌入及离子通道跨膜信号放大情况,较好地提高了传感器的稳定性、响应灵敏度和响应速度;(3)成功地构建了新型CE/pCEC-ESI-MS系统,并用于麻痹性贝毒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与检测;(4)开发了一种检测蓝藻毒素(cyanobacterial toxin)中微囊藻素-LR(microcystin-LR)的电化学阻抗传感器;(5)拓展了磁控生物传感技术在赤潮毒素快速检测方面的研究,合成了具有先进功能的纳米材料,用于磁控生物纳米标记探针的构建以及生物传感平台的改进,并将该磁控生物传感与高灵敏电化学技术相结合,建立以纳米颗粒为载体的磁控生物传感在赤潮毒素检测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6)建立一种基于抗原、假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竞争替代反应模式,实现对样品赤潮毒素中-裸藻毒素灵敏、快速的检测;(7)建立了一种基于淀粉酶作为标记竞争型免疫分析模式,实现对裸藻毒素替代类型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检测。. 本项目执行期间共发表与本基金项目相关的SCI论文44篇,其中高影响因子的论文(IF>5)28篇,包括在Anal. Chem.(3篇)、Chem. Commun.(12篇)、J. Mater. B.(3篇)、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9篇)等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本项目执行期间共申请发明专利11项,其中已经授权5项。.本项目执行期间,项目组主要成员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30多人次,在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在此期间我们还举办了“第十九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依托本项目的研究,已经培养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10,博士后2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2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3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DOI:10.3724/sp.j.1089.2022.19009
发表时间:2022
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陈国南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0575011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877019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940026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29675003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845402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2127503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175005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23.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57502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377007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735002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6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近海海域中赤潮毒素的仿生分子识别生物传感器研究

批准号:40940026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陈国南
学科分类:D0608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中国近海有害赤潮爆发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40876059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王大志
学科分类:D0605
资助金额:5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福建邻近海域赤潮毒素磁控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研究

批准号:4117607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唐点平
学科分类:D0608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近海养殖生物中赤潮毒素分子印迹-量子点荧光体系响应机理及应用研究

批准号:3137257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史西志
学科分类:C1909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