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陆坡区冷泉极端环境甲烷氧化微生物作用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0304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管红香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付娟,陈琳莹,朱小畏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冷泉碳酸盐岩甲烷有氧氧化甲烷厌氧氧化
结项摘要

海底冷泉渗漏甲烷氧化转变为自生碳酸盐岩的固碳作用,一般认为是一个在缺氧还原条件下的甲烷微生物氧化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强烈亏损13C的生物标志物可以示踪该过程中微生物作用的详细档案。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冷泉碳酸盐岩稀土元素显示了有氧环境的特征,并且也发现了甲烷有氧氧化的生物标志物,表明在冷泉环境甲烷厌氧氧化为主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有氧氧化。同时,南海冷泉环境的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基本处于空白,已有的稀土元素显示了多变的氧化还原特征。因此,申请项目将重点研究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中保存的甲烷微生物氧化产生的特殊生物标志物(如:甲烷厌氧氧化生标PMI和ai-C15:0/a-C15:0,甲烷有氧氧化生标4-甲基甾烷等),示踪甲烷氧化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群特征和冷泉碳酸盐岩形成过程中氧化还原条件的阶段性变化,深入认识南海北部冷泉渗漏甲烷在海底氧化转变为固相碳酸盐岩的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项目摘要

近年来,在南海北部九龙甲烷礁,福尔摩沙脊(F站位)和神狐海域的多个站位陆续发现了大量的冷泉碳酸盐岩,并在神狐和东沙海域钻探到水合物样品。科学家对这些碳酸盐岩的流体来源,形成时间及潜在的渗漏动力有越来越清晰的理解,但对各类型自生碳酸盐岩形成过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却知之甚少。因此,我们对各形貌特征及矿物组分的冷泉碳酸盐岩进行了分子生物标志物及其碳同位素研究,以期了解各类型碳酸盐岩形成过程中的冷泉渗漏环境和渗漏流体特征及其与水合物的联系。所研究的自生碳酸盐岩中,有以文石,高镁方解石,低镁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主要矿物的碳酸盐岩。这些自生碳酸盐岩中存在大量不同特征亏损13C 的来源于ANME和SRB的生物标志物,表明水合物分解释放的生物成因甲烷是冷泉碳酸盐岩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碳源,并且不同碳酸盐岩形成过程中的沉积环境,微生物优势种群和流体渗漏特征不同。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南海北部冷泉区AOM驱动的硫早期成岩循环作用及其对甲烷渗漏环境识别研究

批准号:4127302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邬黛黛
学科分类:D030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南海北部活跃冷泉区甲烷冷泉演变的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演变模式

批准号:40976028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陈忠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4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南海北部陆坡不同矿物组分冷泉碳酸盐岩的生物地球化学对比研究

批准号:4147308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管红香
学科分类:D0312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南海北部陆坡区中型浮游动物颗粒食物特性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批准号:4170613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华雪
学科分类:D06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