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温和施氮条件下AM真菌对松嫩草地植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47040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6.00
负责人:郭继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周天,张涛,赵一楠,曲鲁平,于宏清,曹红兵,杨雪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AM真菌生态化学计量学全球变化
结项摘要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fungi (Phylum Glomeromycota) are the most in?uential members of the soil microbiota, which play a key role in plant nutrition uptake, reducing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global change on terrestiral ecosystem and influencing carbon (C), nitrogen (N) and phosphorus (P) cycle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AM fungi is influenced by global change.Up to now,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that AM fungi alter the C: N:P stoichiometry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ecosystem is not still clear. How to make clear the mechanism that AM fungi influence ecosystem C: N: P stoichiometry has been become a key issue to mycorrhizae ecology, stoichiometry ecology and global change ecology. In this project, we study the influence of AM fungi on C: N: P stoichiometry of soil, soil microbe, litter and dominant plant species under warming and N addition condition in Songnen meadow steppe northeastern China, and make clear the regulation of AM fungi on the turnover and allocation of C, N and P in grassland eco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hange. The results will help us to elucidate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that AM fungi influence grassland ecosystem C cycling, N cycling and P cycling under global change condition, and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AM fungi on ecosystem C cycling, N cycling and P cycling in future.

AM真菌是土壤微生物区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促进植物养分吸收、缓解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影响生态系统C、N、P的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如此,AM真菌的生长发育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截至目前,对于气候变化条件下AM真菌对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机制并不清楚。探明气候变化背景下AM真菌对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机制已经成为菌根生态学、化学计量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本项目以松嫩草地为研究对象,在自然条件下,采用模拟温度升高和氮沉降的控制实验,研究增温和施氮条件下AM真菌对松嫩草地土壤、土壤微生物、枯落物和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的影响,探明气候变化背景下AM真菌对草地生态系统C、N、P的周转和分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解释和评价气候变化背景下AM真菌对草地生态系统C、N、P循环的调节机理和作用潜力提供理论。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松嫩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原位控制试验,研究增温和施氮条件下AM 真菌对松嫩草地优势植物种群 C、 N、 P 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AM 真菌对草地有机质分解和 C、 N、 P 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AM 真菌对松嫩草地土壤微生物 C、 N、 P 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AM 真菌对松嫩草地土壤 C、 N、 P 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及氮沉降背景下AM真菌对草地多功能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增温处理下,AM真菌显著增加了羊草和芦苇C/N,和降低了C/P和N/P;施氮处理下,AM真菌使羊草和芦苇C/N增加,使C/P和N/P分别显著降低。(2)增温、增温加施氮处理条件下,AM真菌降低土壤C、N含量,增加土壤P含量;施氮处理下,AM真菌增加了土壤C、N、P含量。(3)增温处理下,AM真菌使土壤微生物量C/N、C/P、N/P显著下降;施氮处理下,AM真菌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C/N、C/P,使土壤微生物量N/P增加。(4)氮添加显著降低了植物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但是增加了植物群落均匀度和地上部生产力。磷添加对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生产力,但是改变了植物群落结构和通过增加豆科和杂类草植物的丰富度和盖度显著降低氮添加对植物群落的负效应。(5)氮沉降条件下,AM真菌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群落结构、增加植物群落生产力和稳定性、加速枯落物分解、降低温室气体N2O和CH4排放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AM真菌对草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生态系统稳定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DOI:10.14075/J.gg.2016.11.015
发表时间:2016

郭继勋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170668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371020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970537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870238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670528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11.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0273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270145
批准年份:1992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7030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模拟增温和氮沉降对高山林线交错带灌丛植物―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关系的影响

批准号:3110035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林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荒漠草原沙漠化对植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批准号:3126012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安慧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宁夏典型草原区退耕草地群落演替对优势植物及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响应

批准号:3136058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沈艳
学科分类:C1602
资助金额:5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我国主要温带草地优势植物叶片、根系和土壤C:N:P化学计量学的关联

批准号:3087038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贺金生
学科分类:C0303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