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以松嫩草地主要C3和C4植物为研究对象,在自然条件下模拟CO2和温度升高,探讨光合特性、生物生产力、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分配的变化趋势和响应机制。为植物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过程,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在CO2和温度升高条件下,光合速率、光合关键酶活性、光合色素的含量和组成、叶绿体的结构和数量、气孔导度、蒸腾、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动态及C3和C4植物对CO2和温度升高适应机制的比较研究。光合产物的物质积累速率、物质种类组成比例(淀粉、蔗糖、果糖、葡萄糖、蛋白质等)、主要矿质营养元素(N、P、K)的积累量、光合产物的分配特征(地上/地下、根、茎、叶、繁殖器官)。在CO2和温度升高条件下,探讨C3和C4植物光合作用与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松嫩草地主要C3和C4植物对水分变异的光合生理响应及生长适应对策
C3和C4作物膜脂对温室气体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C3和C4作物对CO2浓度与夜温同步升高的响应差异
丛枝菌根真菌对松嫩草地植物群落适应温度升高和氮沉降的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