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将以胡杨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经盐胁迫或脱落酸处理后:1、分别纯化其中囊泡型H+-ATPase,研究该膜蛋白亚基种类和数量在处理前后的变化;2、将纯化的囊泡型H+-ATPase重组到人工脂质体上,研究盐胁迫、脱落酸处理和膜脂组成对该酶生化性质(水解及质子转运活性、Km、Ki等)的影响;3、用圆二色光谱以及蛋白内源荧光猝灭剂,研究此膜蛋白在处理前后的构象变化。4、研究胡杨液泡膜膜脂组成及其膜流动性对盐胁迫的响应。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阐明囊泡型H+-ATPase在胡杨耐盐中的作用,进一步在蛋白分子水平上加深对植物耐盐性的认识,为培育抗盐植物提供理论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柽柳液泡膜H+-ATPase c亚基基因耐盐胁迫机理研究
囊泡运输调控蛋白FREE1参与植物应答ABA和盐胁迫信号的分子机制研究
囊泡型H+-ATPase的B1亚基在其囊泡靶向转运至细胞顶膜的分子机制研究
胡杨对盐胁迫的感知、信号转导和防御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