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地区游走类纤毛虫分类学与系统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032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1.00
负责人:赵元莙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唐发辉,唐安科,黄为,刘春宁,李海波,索栋,董江丽,鄢彦杰
关键词:
长江上游形态分类学游走类纤毛虫分子分类学
结项摘要

该项目主要研究长江上游地区寄生游走类纤毛虫的分类系统学,具体涉及形态分类学及分子生物学两方面内容。该类生物的形态分类学研究方法采用国际间统一特定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包含荧光/微分干涉观察,各类染色方法下的光镜研究。部分重要种类电镜结构的研究。游走类纤毛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采用18S rDNA为指纹标记技术进行。该项目组已积累了富有成果的前期研究基础并获取了较为丰富的相关文献资料,依托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此将此将确保良好的研究条件以便如期完成预定的计划。本项目结束时预期成果将提供长江上游地区寄生/共栖生游走类纤毛虫的形态学分类数据和相应种的分子数据。成果将符合下列标准:a)增添国内该类原生动物的形态分类学系统研究资料;b)提供部分游走类纤毛虫的分子生物学新数据;c)成果不少于6-8篇研究论文,核心内容将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不少于5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

项目摘要

本项目主要研究了长江上游地区寄生/共栖生游走类纤毛虫的系统分类学,具体涉及形态分类学与分子分类学两方面内容。该类生物的形态分类学研究方法采用国际间统一特定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包含荧光/微分干涉观察,各类染色方法下的光镜研究;对10余种游走类纤毛虫进行了18S rRNA的基因测序,并以18S rDNA序列为基础,开展了游走类纤毛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本项目研究结果获得了30余种隶属于车轮虫科4个属的寄生游走类纤毛虫的形态分类学资料;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提出了齿体形态学优势,以及齿钩形态学在其系统进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系统学研究的结果亦表明车轮虫属可能为非单系起源。相关的研究结果已在国内外发表了研究论文10篇,其中含3篇SCI收录论文;另出版编著2部;相关研究结果已在3次国际会议(德国柏林、韩国济州与挪威奥斯陆)和多次全国学术讨论会上与国内外同行间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交流。项目的完成培养了5名研究生,其中含1名博士研究生。综上所述,本研究项目顺利地达到了研究目标与完成了研究任务。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2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3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DOI:10.1360/N972018-00955
发表时间:2019
4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6
5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DOI:10.3760/cma.j.cn131148-20190926-00591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长江中下游地区游走类纤毛虫的系统分类学与动物地理学研究

批准号:3117206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赵元莙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红树林湿地海洋纤毛虫的分类学及系统学研究

批准号:30870280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林晓凤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中国海巨螅类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

批准号:4187618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宋希坤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海洋管口类纤毛虫的物种多样性及系统学研究

批准号:30170114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宋微波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18.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