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茵陈是我国著名传统藏药,临床上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目前已有较多关于藏茵陈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但由于未考虑口服后复杂的体内过程而难以科学和全面地阐释其抗肝炎药效物质基础。针对这一科学问题,本课题拟通过系统研究藏茵陈口服后体内代谢吸收规律来探究藏茵陈的药效物质基础。在研究方法上分别采用肠内菌代谢模型、Caco-2细胞模型和肝微粒体代谢模型等多项仿生技术模拟药物在体内的肠代谢、跨膜吸收和肝代谢过程;采用HPLC-MS等方法对藏茵陈、肠内菌代谢产物、跨膜吸收成分和肝微粒体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检测;采用肝损伤小鼠血清和肝细胞培养模型对藏茵陈及其相应的代谢、吸收产物进行降酶活性的对比研究,以此分析总结藏茵陈经代谢吸收前后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上的相关性和差异性规律,从而为藏茵陈抗肝炎药效物质基础的科学阐述提供数据支持,并为仿生技术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有益的理论探索。
2011年1月,天津药物研究院田成旺担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应用仿生技术研究藏茵陈药效物质基础”课题,现已按照任务合同书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度d的要求完成了各项研究工作,列述如下。.(1) 完成了藏茵陈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检测。采用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层析等方法对藏茵陈总萜酮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NMR和MS等光谱技术确证了13个化合物的结构。还采用HPLC/MS/MS方法对藏茵陈总萜酮进行了定性分析。.(2) 采用肠内菌代谢模型对藏茵陈总萜酮进行了体外代谢研究。结果表明它经肠内菌发生部分代谢,产物包括龙胆宁碱、芒果苷元、1,5,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当药醇苷苷元)等。.(3) 采用Caco-2细胞研究了藏茵陈及其肠内菌代谢产物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当药醇苷和1,5,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为中等吸收强度成分,獐芽菜苦苷和龙胆宁碱为较难吸收成分。.(4) 采用肝微粒体模型进行了代谢研究,结果表明当药醇苷可经肝微粒体代谢成1,5,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及其二相代谢产物。.(5) 开展了藏茵陈体内代谢研究。结果表明,大鼠灌胃藏茵陈24小时后,尿液中除含有獐牙菜苦苷、芒果苷等原型成分外,还含有龙胆宁碱、芒果苷元、1,5,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及其他二相代谢产物等代谢成分,这与以上藏茵陈体外代谢结果相吻合。.(6) 考察了藏茵陈活性成分獐芽菜苦苷及其代谢产物龙胆宁碱的致突变及抗突变作用,结果表明它们均未引起Ames实验菌株回复突变数和小鼠骨髓微核率的增加,无致突变性,同时均能拮抗由CP及MC引起的突变作用,显示出抗突变性。此外,考察了当药醇苷及其代谢产物的体外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因此,藏茵陈经口服后发生了部分代谢,原型及代谢产物均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以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初步阐明藏茵陈总萜酮为藏茵陈利胆退黄的重要药效物质基础,并获取相应化学成分5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得授权1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4篇。此外,还有1篇英文文章已通过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审稿并接收(in press),另有1篇英文文章在审稿中。培养研究生3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名。.综上,基本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现申请结题。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壮药汗衣台药效物质基础及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药物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茵陈蒿汤抗肝纤维化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
基于HPLC/MS分析技术化学筛选“藏茵陈”的抗HBV活性部位
藏药四味藏木香汤散药效物质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