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味藏木香汤散(SZ)是治疗瘟热病、木布病和感冒疫疠的基础方。现代医学发现,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呼吸道病毒感染而诱发。前期实验证实SZ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为了进一步确立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本课题拟将药效(以瘟热病的主要症状为指征)与HPLC色谱学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原方的配伍规律。利用SZ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内抗病毒效应,确定SZ治疗瘟热病的有效部位群;采用HPLC-MS/MS分析确定有效部位群色谱峰成分;进一步通过大鼠在体肠灌流和Caco-2细胞单层吸收实验,预测可通过肠吸收的活性成分。最后采用病毒学、血清学、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学方法,考察活性成分对病毒感染模型的免疫系统功能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研究SZ治疗瘟热病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开创性以成分分离-药动-药效相结合,探索藏方的配伍规律、物质基础和效应机制;其结果将对理解藏医药理论,促进藏药深入研发等有益。
目的:藏医学经典方剂四味藏木香汤散(下文简称SZT)有千年的应用历史和广阔的应用,关于其药效和物质基础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立足藏医学传统理论的基础,采用现代技术方法研究其配伍规律及效应基础,以期推动藏医药学的发展。方法:本研究以抗病毒作用为主要效应指标,以藏医药临床病例为重要依据,采用药效学、病毒学、拆方试验、正交试验及藏医药传统方法研究,明确SZT的组方规律;采用提取分离方法、病毒学方法,确定SZT有效部位群;采用GC-MS方法,鉴定了SZT挥发油部位的31种化学成分,采用溶剂萃取方法,对SZT水提物进行了化学分离,采用理化鉴别和现代波谱分析技术鉴定了分离SZT水提物得到的10个化合物;采用Caco-2细胞单层吸收实验及在体肠灌流方法,确定有效部位群的肠吸收活性成分;采用病毒学、血清学、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学方法,开展了SZT作用的机制研究。结果:SZT “促成熟”、五源、三因、共价、依时组方、方方联用的组方规律是其重要学术特点,藏木香对抗炎、解热、祛痰药理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宽筋藤、悬钩木对祛痰实验有显著影响(P<0.05),主药为藏木香、悬钩木和宽筋藤,藏木香和悬钩木药量继续增加时,药效仍在增加,但增加幅度减缓;SZT有效部位群为挥发油和水提部位;鉴定SZT挥发油部位的31种化学成分,主要为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鉴定了SZT水提物中分离到的10个化合物;土木香内酯和宽筋藤碱在回肠段被吸收,土木香内酯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活力最强;SZT挥发油和水提部位能升高流感病毒小鼠肺组织中SIGA和IL-4含量、降低小鼠血浆中TGF-β和IL-35含量,提高CD4+/CD25+/CD152+,降低CD4+/IL17+水平,调节T细胞亚群的功能。结论:SZT促成熟、五源、三因、依时组方方方联用的组方规律其重要的学术特点,SZT组方中主药为藏木香、悬钩木和宽筋藤;SZT有效部位群为挥发油和水提部位;四味藏木香汤散挥发油部位有31种化学成分,主要为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水提物中提取分离并鉴定了10种化合物;土木香内酯和宽筋藤碱在回肠段被吸收;SZT的效应成分能够通过肠道有效地吸收,发挥对失衡的免疫系统的纠正作用,缓解感染症状,其配方有明确的效应物质基础和吸收特征。本实验研究成果将为进一步探索藏医药对免疫相关疾病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结构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结合多光谱影像降维与深度学习的城市单木树冠检测
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页岩力学性质和渗流规律
星形四面体型索穹顶构形和预应力分析方法
抗焦虑障碍药物非临床药效学评价体系探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藏药四味辣根菜汤散抗慢性缺氧性气管炎症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藏药喉毛花治疗肝炎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血清药理学结合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藏药八味沉香散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