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血瘀证”细胞凋亡、免疫状态变化规律及黄芪对其干预作用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272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蓝肇熙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叶锐彬,黎万友,王宗勤,暴鹏,董静,冯麟
关键词:
黄芪损伤血瘀证免疫细胞凋亡
结项摘要

"损伤血瘀证"也称"外伤血瘀证",是中医血瘀证中的一种重要类型。迄今为止,中医学术界认为"损伤血瘀证"为血瘀,但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损伤血瘀证"局部血液、血管的异常反应仅是局部的病理产物和诱因,血瘀可能不是"损伤血瘀证"的主要病机。我们的前期研究提示,"损伤血瘀证" 的证候特征可能是瘀血诱发,局部细胞凋亡以及全身免疫紊乱。本项目拟从细胞凋亡及免疫状态变化角度,进一步探索"损伤血瘀证"证本质。通过检测细胞凋亡及全身免疫状态,了解其在不同时相的病理分布,探索细胞凋亡和全身免疫状态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其病理变化规律,以进一步揭示"损伤血瘀证"证本质,并为建立"损伤血瘀证"微观指标体系增添新的内容。同时观察免疫调节类中药黄芪对"损伤血瘀证"细胞凋亡及免疫状态的干预作用,为临床治疗"损伤血瘀证"开辟新的用药途径,为准确用药提供实验依据,为中医血瘀证的研究增添全新内容。

项目摘要

1.研究背景 .损伤血瘀证是由外伤引起的,其结果是产生皮下瘀肿或瘀斑。因此中医将损伤血瘀证划入血瘀证的范畴。.证是指机体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然而宏观辨证的方法缺乏客观依据,常常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出证背后的病理学本质,进而影响了损伤血瘀证等中医证型的合理化用药问题。.2.研究方向.蓝肇熙曾采用二步法RT-PCR检测了不同时相大鼠股动脉细胞内皮素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表达变化情况不明确”。国外研究也证明损伤后血管、血液类相关基因的表达极其不显著,说明“损伤血瘀证”中血液类反应对机体的影响非常有限,可能不是导致“损伤血瘀证”迁延不愈的主要病机。.蓝肇熙教授前期的实验发现损伤后机体呈现整体的免疫紊乱。同时在损伤研究领域,国外的研究成果也与承担人既有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Gierer等发现肌肉损伤24小时后开始骨骼肌细胞的损害是由凋亡产生的。.因此损伤血瘀证微观证本质提示“瘀血”只是诱因,而凋亡机制和免疫紊乱可能是损伤血瘀证的基本病机.3.研究的主要内容.从设立损伤血瘀证模型开始,利用黄芪进行干预试验,观察在不同时相免疫紊乱变化情况及骨骼肌凋亡状态。.4.重要数据和结果.结果1:通过调节IL系列和TNF,黄芪可以有效改善损伤早期家兔的免疫状态和瘀血情况。大鼠和家兔的免疫因子规律变化的趋势有所不同,但免疫因子突变的关键时间点完全一致,黄芪调节的免疫作用正是在这些关键点起到了扭转型的作用。.结果2:从宏观瘀血状态观察和形态学病理鉴定出发,发现以往的研究者错误的将急性损伤导致的细胞变性死亡归属于细胞病理性坏死过程,我们的鉴定结果是闭合性软组织定量砸伤模型造成的主要是凋亡而非坏死状态,是一种新发现的“类坏死性凋亡”现象。.结果3: 根据凋亡通道研究的结果,证明“类坏死性凋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多条通道同时作用的效应。.5.科学意义.病理切片下可以明确的看到大量吞噬细胞等炎性物质,但这个过程却是2次凋亡诱导的,炎性物质加速清除也是凋亡诱导的。损伤血瘀证“类坏死性凋亡”二维状态,该学术观点已经投稿核心期刊待审核发表,如获学界认可,将是中医研究结合最新科学技术研究的重大新发现。.损伤早期使用免疫调节类中药治疗损伤血瘀证可能效果更为理想,黄芪通过免疫机制诱导凋亡调控促进瘀血证快速修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2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3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4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DOI:
发表时间:2016
5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蓝肇熙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病证结合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的研究

批准号:30572289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陈利国
学科分类:H31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血瘀证目征鉴别诊断不同血瘀证亚型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3096047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吴锐
学科分类:H3106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及气滞血瘀证的证侯特征及方证偶联的研究

批准号:3090189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许颖智
学科分类:H31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从角质形成细胞K17/抗凋亡基因表达探讨银屑病血热证/血瘀证证型特点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8170409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曾雪
学科分类:H31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