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关系不一致的研究现状,我们认为,如果多样性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那一定是通过种间作用实现的。由于植物群落往往存在明显的优势种,导致种间作用不充分,多样性效应表现得非常有限,因此无法阐明多样性-生产力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本研究拟以草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以种间作用为核心,探讨下列问题:①在同一多样性水平上,保持群落组成完全一致,通过变化群落格局以增加种间作用时,生产力是否也随之显著提高?②在多样性梯度上,种间作用增加时,多样性-生产力关系是否向正相关方向转化,或原有的正相关关系是否能被进一步加强?③分别从统计学模型和土壤养分利用率角度,研究种间作用的作用机制。如果本研究能取得预期结果,将会对物种多样性-生产力之间的因果关系给予严格论证;否则,我们就有理由怀疑甚至否定物种多样性对群落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针对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关系不一致的研究现状,本研究以人工草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在黑石顶自然保护区附近采集27个草本植物的种子,开展了下列工作。建立了324个1m×1m人工草地群落,在物种组成完全一致情况下,改变群落格局(即8个物种的单种群落,8个物种的聚集分布群落,8个物种的混合分布群落)和个体密度(64个体/m2,144个体/m2,256个体/m2)以增加种间作用,结果表明群落生产力随着种间作用的加强而显著增加(P < 0.01)。在此基础上,建立了5个区组共160个1m×1m人工草地群落,在低密度下(64个体/m2)开展聚集、混合两种格局的物种多样性梯度试验,同一多样性水平上,群落两种格局的物种组成保持一致,我们发现聚集分布时多样性-生产力关系呈显著的正相关,混合分布时多样性-生产力线性关系的斜率显著增加(P < 0.05),证明种间作用加强了物种多样性-生产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另外,建立了216个1m×1m人工草地群落开展多样性梯度试验,分别施加3种处理,即对照(不除草)、每隔4周除一次杂草、每隔2周除一次杂草,连续观察两年,研究人工去除杂草对多样性-生产力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除草能显著提高多样性-生产力关系的正相关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调控物种种内和种间相互作用对混播草地生产力和多样性的影响
亚热带森林群落的种内与种间竞争:空间格局、影响因子及其对物种多样性维持的作用
沙化区破碎化生境对昆虫多样性及种间关系影响研究
克隆与非克隆植物种群的亲缘等级结构对种内和种间关系影响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