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群体研究:介于审计组织与审计师个体的中间形态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67220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8.00
负责人:曹强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Shu Lin,李晓慧,胡南薇,赵雪媛,Lele Chen,孙龙渊,戴一筠
关键词:
交互作用审计师群体调节因素群际互动群内共享
结项摘要

The current literature on empirical auditing mainly focuses on two par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dit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 auditors. The former examines the organizational properties of auditors, which is the similarity among them. The latter part studies the variations of individual auditors in an organization, which is the difference among auditors. However, there is the auditor group in between. The auditor group form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among individual auditors. There is homogeneity within the group, but heterogeneity among groups. The research on auditor group will integrate the homogeneity and heterogeneity studies on auditing. It contributes to the change of empirical auditing study paradigm. However, to our knowledge, we don't find any related study in the literature. Therefore, we first develop ways to identify the auditor group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social relation. Then, we examine the path of impacts of auditor group on the auditing process and output within and among the groups. Our emphasis is on its adjusting role within and among the audit groups. Finally, we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uditor groups and their clients. This study will broaden current empirical auditing research area and provide mor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现有实证审计研究主要聚焦于制度层面的组织形态和审计师个体层面的特征。前者关注审计师的组织属性,即审计师的共性。后者关注审计组织内个体审计师的变异,即审计师的个性。然而,在审计组织与审计师个体之间还存着审计师群体这一中间形态。审计师群体是基于审计师间的差异形成的,群体内的审计师之间高度同质,而群体间的审计师则高度异质。审计师群体研究对于整合共性与个性研究思想,推进实证审计研究思维范式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们尚未发现基于群体视角的实证审计研究。基于此,我们首先从组织变革和社会关系的角度探索有效的审计师群体识别方法。接下来,深入考察审计师群体对审计过程和结果的群内和群际作用路径;随后,重点分析影响审计师群体作用发挥的群内与群际调节因素;最后,我们还进一步研究了审计师群体与客户的交互作用机制。本项目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实证审计研究的边界,同时也为审计学者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机会。

项目摘要

现有实证审计研究主要聚焦于制度层面的组织形态和审计师个体层面的特征。前者关注审计师的组织属性,即审计师的共性。后者关注审计组织内个体审计师的变异,即审计师的个性。然而,在审计组织与审计师个体之间还存着审计师群体这一中间形态。审计师群体是基于审计师间的差异形成的,群体内的审计师之间高度同质,而群体间的审计师则高度异质。审计师群体研究对于整合共性与个性研究思想,推进实证审计研究思维范式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首先在组织认同和社会网络理论的基础上,从会计师事务所整体合并、分所合并、性别差异、业缘关系以及同学关系层面构建审计师群体计量方法。接下来,深入考察审计师群体对审计过程和结果的群内和群际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在审计师群体内,知识更容易共享和整合;在审计师群际间,事务所内多样化的审计师群体在一定的情境下可以提高组织成员对各种信息的加工程度和理解水平,同时审计组织中分化出的不同群体更多地会因彼此之间的情感和利益冲突而对审计过程和结果产生负面的影响。随后,重点分析影响审计师群体作用发挥的群内与群际调节因素;研究发现,在审计师群体内,关系强度越大,则知识在群体内的分享和整合越好;在群际间,声誉结构、文化结构、平衡性以及成员特征是影响审计师群际互动的重要调节因素。最后,我们还进一步研究了审计师群体与客户的交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审计师群体与客户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机制,而审计师群体与客户的经济联系是这种交互作用的重要渠道。.本项目有四个方面的贡献:第一,本项目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实证审计研究的边界,同时也为审计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机会。第二,本项目为审计师群体间的协调与整合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第三,本项目可以检验现有实证审计理论应用于审计师群体层面的独特解释力。第四,本项目关于审计师群体计量方法的讨论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4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9
5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曹强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37505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102126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18.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872156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603075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0122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50615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0232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审计师个体行为特征与审计质量研究

批准号:7137207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艳艳
学科分类:G0206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审计师工作压力与审计质量:基于个体感知视角的研究

批准号:7166202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闫焕民
学科分类:G02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审计质量决定机制与审计师选择

批准号:70772080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刘峰
学科分类:G0205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公司治理、审计师选择与审计治理效应

批准号:70872004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吴联生
学科分类:G02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